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楼观参差倚晚晴,偶然信脚得闲行。


欲求灵药换凡骨,先挽天河洗俗情。


云作玉峰时特起,山如翠浪尽东倾。

旅人心长久,忧忧自相接。


故乡路遥远,川陆不可涉。


汩汩莫与娱,发春托登蹑。

淇水沄沄入禁城,城楼中断过深清。


空郊南数牛羊下,落日回瞻观阙明。


岁月逼人行老大,江湖发兴感平生。

万里伤心极目春,东南王气只逡巡。


野花相笑落满地,山鸟自惊啼傍人。


谩道城池须险阻,可知豪杰亦埃尘。

栏楯浮空去。
划玲珑、榴皮石发,青红无数。
看尽宣和风景好,又看宫娥北渡。

郡斋得无事,放舟下南湖。


湖中见仙邸,果与心赏俱。


不远风物变,忽如寰宇殊。

乳窦峰前路不穷,穿林逾岭浙江通。


紫阳山雨钓台月,消得潮头几信风。

燕蛰蜂喑菊始开,秋凉入骨病堆豗。


吟僧欲约山中宿,后夜须携絮被来。

跳过西湖万万重,半天蓬鬓洗松风。


自惭不得留终日,又向船中入市中。

面面峰峦杰阁新,好山借我倚栏身。


商量壁记留名易,未是题诗第一人。

狮子峰高侧见巅,怒飞危欲堕檐前。


千松万竹阑干畔,瘦骨秋寒似雪天。

客语上方胜,藤萝手自攀。


归云初半塔,过雨忽分山。


晻冉开青镜,参差列翠鬟。

幸了登山愿,惭输作赋能。


自惊疲病力,亦上最高层。


境迥知凡隔,神闲卜寿增。

暮踏孤峰雨,苍茫下界分。


平湖铺大野,高阁挂行云。


霜气明枫叶,天寒叫雁群。

选胜登危巘,攀跻未惮劳。
两山浮水出,孤塔插天高。
湖色分渔艇,林香入客袍。
路入楞伽寺,明湖映远峰。
两崖松桧合,一径薜萝封。
亭逼青霄近,林藏绿荫浓。
揽衣一上鹤归亭,亭外奇峰晚更青。
无计可能医俗病,矢心期不愧山灵。
清音度曲莺啼树,碎影摇金月到庭。
朝发上东门,回首望帝宅。
宫城镇大野,瀍洛去不息。
是时雨新霁,云物有佳色。
大道无端倪,人世如蚁泠。
虱然御风行,天路非阡术。
望舒稍西倾,东海已吐日。
五湖涌青莲,削出千丈壁。
空中构宝殿,珠光相荡射。
明月海上来,照见半山赤。
东出榛莽间,宫城何窈窕。
悲凉金故都,秋日荒台沼。
浮屠出苑边,上跨清虚表。
四灵殁后谁知己,惟有清香满旧枝。
头白山僧犹爱客,为曾亲见老师时。
年年心与雪霜期,一点寒生古树枝。
昨夜故人相问信,隔窗无月坐移时。
欹阁倚危巅,疏钟破暝烟。
涧回遥带合,峰抱翠涛连。
无复容尘地,刚余看月天。
罡风吹衣裂,补缀来片云。
禹步登上界,下视云中君。
神湖遥接夜乐水,傍守青羊作长跪。
到此诸峰尽,一峰峰上峰。
僧房听落叶,客梦到孤松。
天近星辰大,壑深烟雾封。
铅黄眯目两旬余,梵宇临高快意初。
一带河流来苍莽,四天楼阁敞晴虚。
登场禾黍秋将晚,入望烟林叶半疏。
朝阳滉漾水朦胧,晓烟横抹天微风。
三十六峰不著色,点缀淡墨排秋空。
小山连延大山倨,林深无人但云树。
欹阁倚危巅,疏钟破暝烟。
涧回遥带合,峰抱翠涛连。
无复容尘地,刚余看月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