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吏民怜我懒,斗讼日已稀。

能为无事饮,可作不夜归。

复寻飞英游,尽此量寸晖。

苕水如汉水,鳞鳞鸭头青。


吴兴胜襄阳,万瓦浮青冥。


我非羊叔子,愧此岘山亭。

清风定何物,可爱不可名。


所至如君子,草木有嘉声。


我行本无事,孤舟任斜横。

昨夜雨鸣渠,晓来风袭月。


萧然欲秋意,溪水清可啜。


环城三十里,处处皆佳绝。
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


江山留胜迹,我辈复登临。


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

岘首风湍急,云帆若鸟飞。


凭轩试一问,张翰欲来归。

楚万重阳日,群公赏宴来。


共乘休沐暇,同醉菊花杯。


逸思高秋发,欢情落景催。

维舟沔南岸,置酒岘山堂。


入坐松雨湿,吹衣水风凉。


烟岭火明灭,秋湍声激扬。

岘首千里情,北辕自兹发。


烟霞正登览,簪笔限趋谒。


黄鹤望天衢,白云归帝阙。

李公登饮处,因石为洼尊。


人事岁年改,岘山今古存。


榛芜掩前迹,苔藓馀旧痕。

岘山亦是关情地,屈指从君话旧长。


此夕梅花辞大庾,十年秋雁隔清湘。


应徐笔底多陈迹,吴粤尊前暂一乡。

为具青山莫厌贫,天涯惊见赏心人。


还将温室中郎树,来咏吴兴太守蘋。


霅水远拖双带玉,何峰斜抹一钩银。

岘山云锁玉璘珣,洼顶尊开兴自新。


名胜东南元此地,文章潘陆更何人。


平湖涨起高青雀,刺史吟成老白蘋。

久欲归耕竟未归,又吟苕霅劝农诗。


流钱腐粟惭无术,稼穑艰难或稍知。

天遣吾来此劳农,要令遗躅访颜公。


虽无二十四宾客,诗酒略追前辈风。

卞山龙欲阻吾行,怪雨盲风不肯晴。


但得出郊修故事,此中亦可劝深耕。

岘首瞰长江,高深属遥睇。
两仪拓雄观,况值风日霁。
水浅别洲渚,林寒出松桂。
旱极谁家菊解开,清秋老兴若为栽。
乾坤一雨山将变,父子三人马续来。
醉杖鸠藤哦旧句,笑扳崖石拂枯苔。
千仞悬崖俯汉川,衰年扶步若登天。
茱萸晚日簪重九,乌帽斜风落醉仙。
古怪岩头看剥字,清泠涧底认跑泉。
汉江为带楚山维,多少兴亡此地知。
万里边风寒故垒,千年陇月老残碑。
尘迷柏土龙根幻,水绕檀溪马骨悲。
向来碑在所,今见下牛羊。
魂逐江山老,名流史传香。
吴谋千载伟,晋事一丘荒。
重九登高日,同人到岘山。
堂堂怀逸老,红树白云闲。
湖光山翠绕城来,白塔红亭罨画开。
松竹径深僧院敞,菰蒲水浅酒船回。
残碑谁访题襟集,断石难呼乐圣杯。
天宇霜来岘首高,爽心先寄雪中桡。
早陪胜集方多暇,应念前人不复朝。
雁影有时摇莽苍,江声终日上岧峣。
江风飞雨上雕栏,庭树萧萧景自闲。
向晚微云遮不尽,好山浑在有无间。
庭前古木已经秋,天外行云暝不收。
倚杖却寻山下路,一川风雨湿征辀。
江浮云影抱层栏,云外青山一水间。
尽日倚阑看不足,杖藜欲去更回还。
羊公风绩几经秋,独绕龟趺为少留。
欲问荆人寻旧事,一江清泚自东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