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旅馆再经秋,心烦懒上楼。


年光同过隙,人事且随流。


骨肉凭书问,乡关托梦游。

繁华盖尽一时间,烟雨蒙蒙气象闲。


今日登临何所似,慈恩塔上望南山。

东池送客醉年华,独倚危楼四望赊。


日暮鸟啼人散尽,轻风细雨落残花。

高楼初霁后,远望思无穷。


雨洗青山净,春蒸大野融。


碧池舒暖景,若柳亸和风。

避暑高楼上,平芜望不穷。


鸟穿山色去,人歇树阴中。


数带长河水,千条弱柳风。

锦里春光晓望中,雨馀花润草蒙茸。


青山尚在浮烟里,楼上分明见几峰。

新晴天气佳,轻波动微曛。


被蒙君子顾,画船联海滨。


小堂高宴会,海错亦前陈。

竞渡本来缘救溺,凌波初不为争标。


今人不解古人意,得胜归来笑语嚣。

细葛含风罗叠雪,近臣初拜赐衣时。


愿因角黍询遗俗,学士宁无六一词。

舟人鼓楫呼何在,声似湘沅江上声。


更听刘郎竹枝曲,不论南北总伤情。

黍遇今朝尽生角,艾从何处忽为神。


荷香十里一钩月,定有扁舟归去人。

榴花照眼对佳客,荷叶传杯怀故乡。


想见明年话夔子,又如今岁念鄱阳。

鄱阳夔子两端午,去岁人如今岁人。


直是吴头来蜀尾,子规声里吊灵均。

台前八阵己陈迹,水底三闾何处招。


手把菖蒲对佳节,兴来呼酒劝同僚。

蜀江险处是夔州,滟滪堆边看竞舟。


为报鄱阳相识道,去年人在此登楼。

登楼能赋非王粲,沽酒忘形有郑虔。


千里相从文字饮,不辞费尽杖头钱。

十里青山接郡城,危楼四望眼添明。


海冥天阔乡心切,更听飞飞鸿雁声。

彩舟两两鼓鼕鼕,胜己山阴瀼水东。


父老相逢话良苦,儿郎多在马船中。

江徼多佳景,秋吟兴未穷。


送来松槛雨,半是蓼花风。


浪猛惊翘鹭,烟昏叫断鸿。

共讶高楼望,匡庐色已空。


白云横野阔,遮岳与天同。


数点雨入酒,满襟香在风。

登楼眺远,见贺兰,万仞雪峰如画。
瀑布风前千尺影,疑泻银河一派。
独倚危栏,神游无际,天地犹嫌隘。

休惜馀春,试来把酒留春住。
问春无语。
帘卷西山雨。

帝迹奚其远,皇符之所崇。


敬时尧务作,尽力禹称功。


赫赫惟元后,经营自左冯。

万山晴色沁秋寒,去住浮云任我看。


不尽登临今古意,何人林外夕阳残。

青山一半枕楼头,门对长江水自流。


烟树望中添数衲,恐惊鸿雁下沧洲。

俯仰江山外,悠悠孰共看。


有怀瞻野岸,无语倚栏干。


鹤下寒空净,风高碧汉宽。

高楼一以望,顿觉野怀赊。


月射潮头动,云流山背斜。


寒塘孤雁影,烟树万人家。

千年日月藏丹鼎,万里乾坤著白头。


落木断虹天渺渺,闲云倦鸟日悠悠。


开门碧海通诸岛,极目青山是别州。

莫笑斯楼小,因高势自尊。


江山图万井,烟树点千村。


斫却月中桂,烹他海上鲲。

楼外雨初霁,乾坤望眼明。


岸高秋涨满,帘卷暮霞生。


燕入泥香润,龙归海气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