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越山长青水长白,越人长家山水国。


可怜客子无定宅,一梦三年今复北。


浮云缥缈抱城楼,东望不见空回头。

月沈高岫宿云开,万里归心独上来。


河畔雪飞扬子宅,海边花盛越王台。


泷分桂岭鱼难过,瘴近衡峰雁却回。

北风吹雪天尽头,苏州未了来越州。


越人夜乘剡溪舟,乌喙还念栖山不。


吴人载酒登虎丘,窈窕万舞杂清讴。

腊后梅花破碎香,望中情地转凄凉。


游山只道寻高处,高处何曾见故乡。

环城三面碧波围,今古楼台满翠微。


不见越王惟见佛,木绵花里鹧鸪啼。

左绵城北长安道,马足翻翻人自老。


越王高楼藏道边,道上行人不迷到。


楼前西日堕江红,一见如逢邻舍翁。

沐浴罢趋局,幽居愁杜门。


重登帝子楼,哭吊诗人冤。


凭栏参井天,隐几西南坤。

私心克尽道方大,胜己与游名始成。


物我太深谁氏子,却将己胜易山名。

一家天下裂三都,忠愤填胸出阵图。


千载相知惟白水,此心元不为吞吴。

老臣苦欲争天下,嗣子何曾思蜀中。


古屋数椽犹庙食,伤心地近永安宫。

少陵别业古东屯,一饭遗忠畎亩存。


我辈月叨官九斗,须知粒粒是君恩。

赤甲城连白帝城,子阳曾向此屯兵。


区区板筑徒劳耳,尚赤由来是汉营。

蜀中盐井知多少,功利端能与海分。


尚使此山真可煮,商功计利更纷纷。

白帝祠前石笋三,根连滟滪立相参。


不知此石能言否,往事应同老柏谈。

三峡堂中看倒流,沉舟侧畔过千舟。


世途险更胜三峡,多少人怀积羽忧。

柱国杨家二世亡,越公遗迹独绵长。


不能牢固隋基业,枉费精神在一堂。

火德重兴六合同,金行数止一星终。


鼎分虽愧刘玄德,面缚肯为安乐公。

水涨瞿唐势更危,舟人贪进只嫌迟。


天将此石垂深戒,看取形如象马时。

七日重来白帝城,劳生远宦厌将迎。


瞿唐莫下今宜下,兴逐渔舟一叶轻。

越嶂绕层城,登临万象清。


封圻沧海合,廛市碧湖明。


晓日渔歌满,芳春棹唱行。

秋风立马越王台,混混蛇龙最可哀。


十七史从何说起,三千劫几历轮回。


腐儒心事呼天问,大地山河跨海来。

吴王台对越王城,岁岁春风燕麦生。


一片范家湖上月,照人心事独分明。

霸业全空尚有台,四围如画望中回。


城边白雁寒初到,湖外黄花晚又开。


大海潜龙曾夜起,几人争鹿向秋来。

一眺天南了四围,高丘山水望中微。
丈夫不跨扬州鹤,终见凌空拄杖飞。
乙巳中元日,乾坤半月秋。
危台掀突兀,老头搅飕飗。
北客眼生处,南方天尽头。
仅从乾道岁,重创越王台。
粉榜犹馀墨,丹楹已上煤。
旧游人欲厌,今日我方来。
芙蓉城郭自天开,形势盘回亦壮哉。
风作鸣潮吹雨散,山如走马渡江来。
王图霸业今何在?
越寺吴宫莫漫哀。
绣谷流明帜。
稳飞舆、茵柔草碧,盖欹松翠。
遨首意行穷绝顶,彩榭千年胜地。
南明石像世称奇,人说嘉州具体微。
大小何烦较吴蜀,法身无处不同归。
巴西西北楼,堪望亦堪愁。
山乱江回远,川清树欲秋。
晴明中雪岭,烟霭下渔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