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旧友年来不作疏,华灯乃肯寄蜗庐。


宁知此老萧条甚,二尺檠前正读书。

玉作华星缀绛绳,楼台交映暮天澄。


东都父老今谁在,肠断当时谏浙灯。

灯前一笑拆书开,喜见冰衔洗俗埃。


丞相苦留犹不住,诸公欲挽固难回。


玩鸥有约间何阔,敛版无聊归去来。

君才陆海与潘江,句里芒寒万丈长。


雪碗冰瓯翻笔墨,锦机绣段出肝肠。


王家龙凤重英特,谢砌芝兰让耿光。

元珍先生茁云孙,雪竹有节豹有文。


染云作句本天巧,镂冰生花无手痕。


鹓鹭行边旧联翼,天禄阁中今独直。

句里勤分似,灯前得细尝。


孤芳后山种,一瓣放翁香。


苦处霜争涩,臞来鹤校强。

碧落仙人出作州,青原诗伯佐承流。


江山得助催新句,风月平分入胜游。


清献濂溪两宾主,崆峒章贡再赓酬。

半世西风吹盛名,晚同朝路慰平生。


一言半语到金石,四海九州成弟兄。


雪岭锦城君理棹,青鞋黄帽我归耕。

乌府何缘著佞臣,紫皇亲擢得斯人。


金丹半粒回元气,玉宇崇朝作好春。


不惜孤身轻一叶,坐令九鼎重千钧。

亦闻小泊赞公房,清晓扶藜叩上方。


君与一僧游别嶂,我行百匝绕长廊。


风巾雾屦来云外,雪桧霜松满袖香。

梅花国里荔枝村,颇记张灯作上元。


一别频蒙访生死,七年再见劣寒温。


属当闵雨祈群望,不得临风共一尊。

才趁锋车入帝关,又持使节过家山。


作仙茶囿芝田里,寓直蓬莱藏室间。


握手清谈纱帽点,羡君白日绣衣还。

不应世道即漂沦,何事今年失此人。


礼乐端能怀益友,琴笙忍遽乐嘉宾。


亦知游好曾通谱,却记登临唤卜邻。

秀翁威略憺华戎,遗恨车书久未同。


喜有象贤堪嗣事,故知鸿业自无穷。


蕃宣合奏三年最,风采俄惊一旦空。

先友多名士,存亡几许人。


惟公且彊健,于我更情亲。


出处论心晚,音书枉诲频。

献纳陪兴运,如公众所期。


忧时最深切,信道不磷缁。


落落归来赋,匆匆殄瘁诗。

杜公文史不读律,平反世称徐有功。


官为列卿位亦显,皋陶事与礼乐同。


书生骫骳笑法令,弦歌不愧陵陂中。

霁日扶霜仗,祥烟覆晓班。


帝居回北斗,天阙竦南山。


紫殿鸿鸾肃,金门虎豹环。

别来不寄一行书,贝叶琅函想自娱。


喜得直庐新内阁,梦成同舍旧东都。


绝知笔底鶱腾在,未省体中安隐无。

送腊腊垂尽,迎春春欲回。


如何万家县,不见一枝梅。


有客幽寻去,无人远寄来。

屏迹山林得放怀,槛花栏药手亲栽。


会心鱼鸟自相近,乘兴朋游时自来。


半世乾忙嗟白发,四方多难使心哀。

僧坊暂寓白云边,古木荒溪湿暝烟。


试葺池台学愚谷,不妨风物似斜川。


邀宾深愧裴公野,瀹茗空怀陆子泉。

东殿春朝晚,南宫夜宿深。

锁闱犹月色,开閤更松阴。

地迥神仙接,天高象纬临。

清时得路每投闲,垂上甘泉玉笋班。


借箸几看趋魏阙,请缨常欲度天山。


放怀侠气千夫上,抵掌高谈一梦间。

生当带索守林庐,不合轻抛种树书。


贺燕得公真是乐,弊貂将我竟何如。


殊乡更觉邻为贵,晚岁深期烛有馀。

早向承明倦直庐,萧然林下十年书。


便名盘谷虽恶可,闲赋斜川岂不如。


山拥北窗凉雨后,月生南浦夜潮馀。

大江西畔米流脂,敛散新陈倚绣衣。


旗展春山千岭暗,霜飞暑路万艘归。


朝家法备农商信,台府官闲案牍稀。

垂车七十古来稀,况是丁年解鞅鞿。


神虎衣冠洪景挂,都门供帐仲翁归。


前衔新命俱郎宿,处士儒冠总少微。

牙旗排槛晓鸣风,楼上何人清宴同。


东道主开军府盛,西都宾共圣贤中。


词锋永日论坚白,辇路他年记软红。

二年疏懒累深知,喜见皇华授节时。


归里欲依东道主,登畿恰负北山移。


黄间遥想前驱弩,白下空攀远别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