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表衡皋谷雨天,归来景物尚鲜妍。
喜随使旆寻花圃,急趁宾簪赴绮筵。
酒拨嫩醅倾绿液,曲调新谱促朱弦。
燕居堂北虚闲地,藜藿森森欲柱天。
中有红梨最翘秀,削成鸠杖佐衰年。
初同野叟甘芹味,终学狂翁挂酒钱。
雅章追念柏台游,屈指今逾二十秋。
初奉南床持大宪,后陪东阁告嘉猷。
心如金石同谋国,路出风波免覆舟。
非才久玷钧衡重,乞得麟符守洛师。
圣造如天从素欲,愚衷何地报鸿慈。
先茔松槚躬时省,私庙萍蘩洁仲祠。
上公遗我游嵩具,匜盥杯盂色色全。
拂拭便须延隐逸,洁清那敢污腥膻。
行赍每度云岩侧,器使当居蜡屐前。
平淮伐潞皆殊绩,靖乱夷凶著往编。
今以薄才叨重任,改将微效觊前贤。
人惭肖象求商野,德谢非熊起渭川。
水轩淙夜响,花寨烨春红。
中有群书府,恬然独乐公。
清吟如唳鹤,高翥若冥鸿。
春色满伊嵩,春花拆万红。
欣逢翰林主,还访玉壶公。
听赏吹箫凤,陪随飞盖鸿。
勿谓茅茨陋,栖心即有馀。
非同诸葛卧,颇类静名居。
面壁思禅理,向阳观道书。
新堂仍设旧青毡,欲使刘伶暂醉眠。
何似奇章南涧上,别开一室待焦先。
东郊瘠土才千亩,绕舍团椒仅百家。
地接玉泉多草木,路经缑岭少风沙。
能留过客虽无饵,时对清樽亦有花。
出处交游数十年,故情勤重见矜怜。
东田屡涉求羊径,西洛频陪李郭仙。
四路连城归节制,万兵开府壮威权。
樽前不制泪汍澜,大抵人情老别难。
东阁宾朋渐分散,西都风景便阑珊。
惟凭鱼雁通书问,祗对松筠想岁寒。
今古虽殊事不殊,古今贤相事相符。
昔惟晋国今康国,皆自西都镇北都。
奕叶公台缘世济,累朝名德与功俱。
年至即还政,贤哉近古稀。
明哲冠四辅,谋猷翊万微。
名遂身乃退,意确天弗违。
晋阳襦裤歌来暮,洛宅衣冠动去思。
若到参虚念嵩少,北园南望下楼迟。
将军号令柳营传,缓带投壶自适然。
一片笙歌闻四面,晋公旧事在龙泉。
雨后全无京洛尘,名园胜景好游人。
东田兼有春毬探,来就三城报得春。
自古锦城虽可乐,犹言不若早还家。
三城争似洛城乐,只是安仁一县花。
两两台符世仰瞻,高怀冲淡厌华簪。
经纶器业时方赖,难遂南阳卧草庵。
蜗舍归来多闭户,貂冠挂了不留簪。
每登丞相潭潭府,常憩西厢大隐庵。
曹酒清醇饮易酣,接䍦倒著不须簪。
甘棠旧憩人无咏,何似退归伊上庵。
中和堂饮夜厌厌,逸客峨冠欲堕簪。
深荷相君怜老意,改题毡幄醉眠庵。
荐捧佳章频叹服,洋洋盈耳类锵金。
老昏拙滞无才思,勉强难为继大音。
去岁曾吟怨别诗,今春醉赏又参差。
洛城虽是归来晚,趁得姚黄正发时。
公书苦惜春光晚,柳絮榆钱扑面飞。
惟说名园绝奇品,留花未发待翁归。
暂别荧煌座,初为半月期。
洛城归意切,不独为花时。
河阳满县花称好,仰望山川难比肩。
留钥惠诗锵玉振,采毫洒墨灿星联。
樽前毕集邹枚客,舟上同登李郭仙。
二圣恩深念老臣,许从休退乐伊滨。
重观景物皆尘迹,喜见居留是故人。
林下放怀无检束,樽前道旧长精神。
万艘潭汇嘉猷里,分洛疏伊尽北驰。
远引駃风通越货,肇营胜迹在唐时。
通渠中梗年滋久,美利重兴势亦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