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佛宫金碧开朝霞,游人杂遝来正哗。


危弦促管竞繁咽,罗袖对舞春风斜。


子时投闲一往步,正见绿树团丹花。

庞眉邻叟草衣冠,报道秋成相国欢。
庚子劫尘飞不到,空山猿鹤梦魂安。
履厚戴高主眷深,纷纷锦轴积如林。
寸长尺短非同例,谁为逋臣白此心。
三世儒臣称国老,两朝天子属门生。
食熊有味何如蛤,好赋梅花续广平。
封章递进九重门,谪遣还山总主恩。
一座琴床数笏石,裴公绿野谢公墩。
圣代垂裳日,宗臣秉轴年。
安危殷独倚,作述俨相宣。
国体光凝命,家声协象贤。
数载炙清光。
万里家山别路长。
尺素裁书云锦样,流觞。
不期垂白共深尊,照眼湖光近禁垣。
四海喜闻公老健,卅年独斡世贞元。
弹冠一出惭微尚,载笔相从怆旧恩。
何意人间有洞天,雕栏花木锁平泉。
莺喉乍啭调新曲,柳眼初舒过禁烟。
绿野佳辰容共访,兰亭雅集快随肩。
捐弃明时分所甘,无家何处著茅庵。
便凭黄阁筹生计,愿寄沧洲得纵探。
冰积峨峨几止北,鸢飞跕跕罢征南。
到今白发青裙,孱生算有花知道。
驼囊秃颖,雁书剩缕,随身还好。
槐府传观,蕊宫进奉,当年瑶草。
秦刑次骨政如虎,六合瓦分访前主。
龙蛇五年垓下定,尺地寸天皆汉土。
青门抱瓮等齐民,赍志肯教重屈身。
高才名价欲凌云,上驷光华远赠君。
念旧露垂丞相简,感知星动客卿文。
纵横逸气宁称力,驰骋长途定出群。
四海兵初偃,平津阁正开。
谁知大炉火,还有不然灰。
迢迢秦塞,南望吴门。
对酒不饮,设琴不援。
何以代面,寄之濡翰。
山嵇之旧,刘卢之恩。
举世莫尚,惟公是敦。
哀我蠢蠢,念我谆谆。
公昔南迈,我不及睹。
言旋旧观,莫获安语。
今则不遑,载骞载举。
其风自西,言发帝庭。
飘彼黄素,堕于山楹。
公拜稽首,靡敢受荣。
寝丘之田,土山之上。
孙既贻谋,谢亦遐想。
俭则为福,华固难长。
鸟之在巢,风起林摇。
退翔城颠,翠虬扪天。
雨止雪旋,亦息于渊。
飞泉挂空,如决天浔。
万仞悬注,直贯潭心。
月正中央,洞见浅深。
南溪回舟,西岭望竦。
凿龙中辟,伊原古奔。
下有秘洞,豁起石门。
竹涧水横,松架雪屯。
有凤自南,亦翙其羽。
好姱佳丽,于伊之浒。
五彩含章,九苞合矩。
我力或屈,我躬莫污。
三黜如饴,三起惟惧。
再宾为宠,一麾为饫。
历难求试,执宪成风。
四镇咸乂,三阶以融。
捧日柱天,造膝纳忠。
植爱在根,钟福有兆。
珠潜巨海,玉蕴昆峤。
披室生白,照夜成昼。
动复有原,进退有期。
用在得正,明以知微。
夫惟哲人,会且有归。
鸿飞已倦欲投闲,四十年来好闭关。
世事不知非与是,宦情那觉玦和环。
幸瞻池上凤皇客,转盻天边鹓鹭班。
风尘天地孰知非,世事人间一局棋。
巢许只宜寻旧侣,伊周惟在佐明时。
繇来耆硕趋金阙,莫以迟留厌玉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