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昔生兵间,淮洛靡安宅。


髧髦入小学,童丱聚十百。


先生依灵肘,教以兔园册。

老人孤寂似无家,午枕初回日已斜。


偶得风和身亦健,舍南舍北探梅花。

老衰有验诗先退,勋业无心梦渐稀。


浅浦小山孤绝处,数家烟火自相依。

北庵睡起坐东厢,无事方知日月长。


天与诗人送诗本,一双黄蝶弄秋光。

一樽且复罄幽欢,不是痴顽强自宽。


死去何忧累儿子,千钱可买市成棺。

身如蚕老已三眠,一茧何妨自裹缠。


豆饭藜羹支永日,槿篱竹屋送馀年。

石辗轻飞瑟瑟尘,乳花烹出建溪春。


世间绝品人难识,闲对茶经忆古人。

剪剪春水出万壑,和春带出芳丛。
谁分弱水洗尘红。
低回金叵罗,约略玉玲珑。

草枯霜落秋风高,中山之兔初长毫。


天姿狡健雅善走,韩卢宋鹊纷腾逃。


帝居深沉九重里,何自得此山林意。

我生飘泊苦西东,四子相逐半世中。


越楮如云随散灭,绛玄终日困磨砻。


秃怜毛颖频遭斥,静爱陶泓解困穷。

宣和天厩多清新,肉鬃汗血皆翔麟。


圉人牵来赤墀下,宸笔落纸亲传神。


非行非立非驰逐,独写腾身前举足。

烟波宽几许。
抖擞青蓑垂钓去。
恰流水、桃花时节。
南屏翁,斯文千古何终穷,清辉灵气斗牛充。
我从公家二老话此事,寒更支坐烛跋红。
哀哉人琴俱亡天地覆,有刀有玉谁错砻。
谁镌紫石仅如斗,我贮清泉将作池。
养得小鱼终日看,老翁真个似童儿。
年华添线又浮灰,忽忽穷愁不易裁。
惟有病人知客意,故冲寒雪送诗材。
昔夸三窟今成缚,少倚千寻老作煤。
闻道宝书天上去,却携香墨袖中归。
安西纸背曾题识,黟饼文房要发挥。
素箧想藏玄玉炯,晴窗应试翠云霏。
韩扬州,萧剑州,相忘终日梦悠悠。
何如微季掾三府,国誉乡评坐以收。
不忘笔墨高人兴,为道明珠无昧不。
屋后数竿竹,墙边几亩桑。
自怜臣袖短,空负圣恩长。
病起繁霜鬓,生还老夕郎。
还尔三旌贵,留余八尺身。
如何日暮处,俱是远行人。
春后官才弃,秋来食已贫。
一枕青山里,双桡碧海边。
乘潮收蟹稻,带雨种■田。
作赋犹能卖,酟邻不乏钱。
偃蹇轩裳客,栖迟云水乡。
寻僧参半偈,采药试新方。
合眼棋枰侧,高眠酒瓮旁。
独握如椽笔,时掀似戟须。
折芳山有鬼,颂橘木为奴。
见说开三径,何须泛五湖。
谁能贤避路,故作倦投林。
煮石壬峰北,疏泉癸水阴。
畏人防敖骨,耽句耗雄心。
游壮心仍壮,官奇归亦奇。
壶清原白玉,绳直是朱丝。
北阙虽蹲豹,南天独驾螭。
地僻桂松满,身闲鱼鸟亲。
出门诗有料,入室甑生尘。
兰佩虽堪纫,柴车且莫巾。
世事皆蕉鹿,生涯在钓车。
锦囊携白雪,彩笔散馀霞。
儤直曾焚草,休官不待瓜。
才闻开柏府,何事卧柴门。
远道新归客,荒山旧隐村。
因吟湘水句,知泛武陵源。
肯怯层冰骨已残,独愁破砚泪难干。
凭君寄我如椽管,写尽天山百丈寒。
君不见燕然易水波桑干,东连鸭绿西贺兰。
古来战地骨成土,赤棘白草沙漫漫。
汉筑朔方置上郡,晚岁款塞惟呼韩。
刑名去取漫忉忉,惭愧官家五色毫。
老矣弟兄无用处,只应警锐属儿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