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第五桥通曲港船,直摇春水到门前。


休官久作渔竿客,扶老来寻鹤氅仙。


畴曩欢娱如昨日,今吾衰飒最高年。

后生谁识旧西湖,除却山僧树总无。


何至梅仙坟亦掘,惟应葛岭鬼当诛。


红裙鞭镫追游女,白首端章笑腐儒。

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,八月初三日,于国恩寺斋罢,谓诸徒众曰:“汝等各依位坐,吾与汝别。
”法海白言:“和尚留何教法,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?”师言:“汝等谛听,后代迷人,若识众生,即是佛性。
若不识众生,万劫觅佛难逢。

僧志道,广州南海人也,请益曰:“学人自出家,览《涅槃经》十载有馀,未明大意,愿和尚垂诲。
”师曰:“汝何处未明?”曰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,于此疑惑。
”师曰:“汝作么生疑?”曰:“一切众生皆有二身,谓色身法身也。

众得处分,退而递相谓曰:“我等众人,不须澄心用意作偈,将呈和尚。
有何所益?神秀上座,现为教授师,必是他得。
我辈谩作偈颂,枉用心力。

汉家离宫三十六,缓歌慢舞凝丝竹。


铁骑突出刀鎗鸣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


明眸皓齿今何在,细柳青蒲为谁绿。

吹台一樽酒,平昔接英游。


棘闱澹墨榜,曾见成名秋。


焉知江海上,乃复同唱酬。

一片平山号蜀冈,行随燐火路茫茫。


名泉独作先朝物,流出松间姓字香。

红桥东望绛仙台,雨过江南翠色开。


地脉最怜邗上好,大明泉自蜀中来。

三举曾孙又一孙,一年嘉庆集慈尊。


麻姑炼黍成珠易,阿母栽桃结子繁。


九岁应求王氏嗜,百龄未毕尚平婚。

镜里微霜两鬓侵,庭闱婉娈老逾深。


六旬单豹鹦儿色,五十重华孺子心。


花燕教雏长绕户,箨龙齐母每穿林。

豚儿天易与贫家,老蚌多珠未足夸。


五子已能如栗里,六龙应得似公沙。


三年结实桃方少,七十生稊柳更华。

又举商瞿第五儿,方开大母寿筵时。


婆孙共物龄应与,父子同庚命可知。


朔雪不须迎腊早,南风好为送年迟。

华灯二□似朝晖,费尽明珠作九微。


银管竞从文帅夺,玉杯纷向酒龙飞。


葡萄点茗香频至,鹦鹉开花影不违。

曾称野鹤比群公,忽作长松向府中。


骢马不骑人不识,冷然三尺别生风。

我皇膺运太平年,四海朝宗会百川。


自古几多明圣主,不如今帝胜尧天。

千年一遇圣明朝,愿对君王舞细腰。


乍可当熊任生死,谁能伴凤上云霄。

双带仍分影,同心巧结香。


不应须换彩,意欲媚浓妆。

爰陈玉醴,式奠琼浆。


灵心有穆,介福无疆。

步出青门去,疏钟隔上林。


四郊多难日,千里独归心。


暮鸟声偏苦,秋云色易阴。

茂德为邦久,丰貂旧相尊。


发生传雨露,均养助乾坤。


晓肆登楼目,春销恋阙魂。

谁语恓惶客,偏承顾盼私。


应逾骨肉分,敢忘死生期。


山县唯荒垒,云屯尽老师。

话说老董说到此处,老残问道:“那不成就把这人家爷儿三个都站死了吗?”老董道:“可不是呢!那吴举人到府衙门请见的时候,他女儿——于学礼的媳妇——也跟到衙门口,借了延生堂的药铺里坐下,打听消息。
听说府里大人不见他父亲,已到衙门里头求师爷去了,吴氏便知事体不好,立刻叫人把三班头儿请来。


“那头儿姓陈,名仁美,是曹州府著名的能吏。

多景推移。
便似风灯里。
将尘寰喻,尘里白驹过隙。

古之人言《春秋》、三《传》者多矣,战国之世,其事罕闻。
当前汉专用《公羊》,宣皇已降,《穀梁》又立于学。
至成帝世,刘歆始重《左氏》,而竟不列学官。

自有王者,便置诸侯,列以五等,疏为万国。
当周之东迁,王室大坏,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。
迄乎秦世,分为七雄。

一段同云似练,更无剩幅间边。
玉娥不怕五更寒。
剪就飞花片片。

迟迟烂熳开,贞元会合培。


喜与一阳复,香从天上来。

乡射之礼。
主人戒宾,宾出迎,再拜。
主人答再拜,乃请。

好梦谁传,苍鳞底、数茎低绕。
恰流苏帐卷,认镮人到。
生子当为丰岁谷,读书早辨琅邪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