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寂寂东坡一病翁,白发萧散满霜风。


小儿误喜朱颜在,一笑那知是酒红。

白头萧散满霜风,小阁藤床寄病容。


报道先生春睡美,道人轻打五更钟。

北船不到米如珠,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

明日东家当祭灶,只鸡斗酒定膰吾。

父老争看乌角巾,应缘曾现宰官身。


溪边古路三叉口,独立斜阳数过人。

天道何时定,人生固有涯。


壮年行出塞,晚岁病还家。


积愤凭谁豁,孤忠只自嗟。

未说无功爵位叨,昔人所畏在功高。


印如斗大宁常保,剑拄颐长只自劳。


酒社极知身可隐,猎场犹得气差豪。

骑鹤翩翩过月傍,浩然风露九秋凉。


忽闻卷地潮声起,始觉江山近故乡。

行省当年驻陇头,腐儒随牒亦西游。


千艘冲雪鱼关晓,万灶连云骆谷秋。


天道难知胡更炽,神州未复士堪羞。

东都宫阙郁嵯峨,忍听胡儿敕勒歌。

云隔江淮翔翠凤,露沾荆棘没铜驼。

丹心自笑依然在,白发将如老去何。

闲经月下白蘋洲,半脱风前紫绮裘。


曾值东风谒鸾驾,却因南渡看龙舟。


年光已付瞢腾醉,天宇谁从汗漫游。

拖得乌藤到处行,看山看水眼犹明。


但期少健游潼华,岂必长生似老彭。


一緉青鞋吾事了,半甔绿酒万缘轻。

常笑相如赋上林,肯为子政铸黄金。


心光自发谁能障,踵息无声不厌深。


摇齿复牢堪决肉,枯颅再茁已胜簪。

莫笑畸翁迫耄期,从来不许俗人知。


系船惯听巴东雨,画策曾从渭北师。


袖剑客同楼上醉,烂柯人看洞中棋。

治疾如治盗,要使复其常。


藉曰用戈矛,全之宁欲伤。


彼盗皆吾民,初非若胡羌。

百尺松根结茯苓,千年长养似人形。

谁知金鼎烹初熟,恰直山翁醉欲醒。

坊远不闻宫漏声,三茅钟残窗欲明。


山童睡熟呼不应,添水拂书翁自行。

昼倦夜常成美睡,病多老却未全衰。


归从册府犹披卷,了却官书更赋诗。

小儿读书耕且养,老夫入朝仕易农。


明春史成许归去,父子相逐歌年丰。

胸中略无一点事,眼底常展数行书。


半饥半饱便可尔,衣食何须求有馀。

高谈雄辩凭陵酒,豪竹哀丝蹴蹋春。


占断名园排日醉,不教虚作太平人。

髯龙夭矫欲飞去,百尺苍藤罗络之。


应笑此翁才不进,故将老气起吾诗。

种玉餐芝术不传,金丹下手更茫然。


陶公妙诀吾曾受,但听松风自得仙。

老不能闲莫笑予,五千言岂世间书。


青松折取当麈尾,为子试谈天地初。

自扫松阴寄醉眠,龙吟虎啸满霜天。


却思初到人间世,似是唐尧丙子年。

素月徘徊牛斗间,天风吹鹤度函关。


一年似此佳时少,唤起陈抟醉华山。

背上嵯峨两肉山,明驼有债自须还。


玉霄峰头雪色鹿,清晓一声烟雨间。

一纸除书到海边,紫皇赐号武夷仙。


功名敢道浑无意,暂作闲人五百年。

文叔一人知此翁,洛阳城里又东风。


让他绿发好年少,二十四岁作三公。

小儿勿大勤,使汝发早白。


长为南亩民,殊胜东閤客。

雪晴蓼甲红,雨足韭头白。


虽无万钱具,野饭可留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