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游人脚底一声雷,满座顽云拨不开。


天外黑风吹海立,浙东飞雨过江来。


十分潋滟金樽凸,千杖敲铿羯鼓催。

娟娟云月稍侵轩,潋潋星河半隐山。


鱼钥未收清夜永,凤箫犹在翠微间。


凄风瑟缩经弦柱,香雾凄迷著髻鬟。

西阁珠帘卷落晖,水沉烟断佩声微。


遥知通德凄凉甚,拥髻无言怨未归。

指点云间数点红,笙歌正拥紫髯翁。


谁知爱酒龙山客,却在渔舟一叶中。

杜牧端来觅紫云,狂言惊倒石榴裙。


岂知野客青筇杖,独卧山僧白簟纹。


且向东皋伴王绩,未遑南越吊终军。

载酒无人过子云,掩关昼卧客书裙。


歌喉不共听珠贯,醉面何因作缬纹。


僧侣且陪香火社,诗坛欲敛鹳鹅军。

霭霭君诗似岭云,从来不许醉红裙。


不知野屐穿山翠,惟见轻桡破浪纹。


颇忆呼卢袁彦道,难邀骂座灌将军。

众人事纷扰,志士独悄悄。


何意琵琶弦,常遭腰鼓闹。


三杯忘万虑,醒后还皎皎。

嘉祐二年,龙图阁直学士(尚书),吏部郎中梅公,出守于杭。
于其行也,天子宠之以诗。
于是始作有美之堂。

儿时跨苍头颈,犹及见王新建灯。
灯皆贵重华美,珠灯料丝无论,即羊角灯亦描金细画,缨络罩之。
悬灯百盏尚须秉烛而行,大是闷人。

义山禾水在处在,明月清风无地无。
光禄子孙宁底巧,不应造物独私渠。


君不见谢家名子取四字,段家作堂兼四美。

宴亭永昼喧箫鼓。
倚青空、画阑红柱。
玉莹紫微人,蔼和气、春融日煦。

余妻之曾大父王翁致谦,宋丞相魏公之后。
自大名徙宛丘,后又徙馀姚。
元至顺间,有官平江者,因家昆山之南戴,故县人谓之南戴王氏。

饮阑钟虡欲移轩,香雾犹残金博山。


明月飞来松岭外,游人散落马蹄间。


城严画鼓初传角,路暗山花自落鬟。

结束战袍骑战马,冠军将军宛如画。


前呵小驻来美堂,箭去弓鸣飞鸟下。


青林路转入岧峣,湖亭海观争为高。

雪晴时节腊穷天,湖海光浮万井烟。


胜概尚能惊老眼,旷怀无复似当年。


难堪塞雁终联翼,赖有龙驹特象贤。

李白爱山如洛阳,三杯为歌愁日长。


废基台殿不可识,玉燕旧栖王谢堂。


公来碧瓦起栋宇,罗列图画牙作床。

铃阁初开兴不孤,醉来时复对乌乌。


山低送绿看时失,叶密欺红数欲无。


雅为恋春期秉烛,那知代月有联珠。

潭潭栋宇盛,窅窅轩窗辟。


高深与地称,可大张宴席。


府事如少休,兹焉会佳客。

风月江山何处无,良辰乐事古难俱。


其间景物从来美,此美天然画不如。


莫唱黄鸡催晓曲,且听青鸟劝提壶。

忽闻乘月上层台,正值江湖夜色开。


云屋万重灯火合,雪山千仞海潮来。


静游虽有诗情得,独笑应无俗语陪。

越邑吴封绣错分,华堂繁吹半空闻。


山峰高下抽青笋,江水东西卧白云。


菊蕊芬芳初应节,松林照耀欲迎曛。

偃蹇昂藏颇自奇,与人成美不求知。


黄金铸就官街屋,不及传家一轴诗。

共陪红旆陟巍峨,有美轩楹气候和。
樽酒融融欢广座,梁尘拂拂应清歌。
风随江浦霜涛急,日下湖山翠霭多。
云间猎猎立旌旗,公在胥山把酒时。
笑语几番留湛辈,风流千载与吴儿。
湖山日落丹青焕,楼阁风收雨露滋。
明光殿里早催班,亭午天街从驾还。
已听欢声传市井,更看喜气满湖山。
联镳远去闲寻胜,烂醉归来夜叩关。
妙龄通籍金闺里,三美垂辉分鼎趾。
君恩至重论报难,烱烱臣心罄归美。
太山深根蟠厚地,嵩华连鳌隆国址。
世美堂前事,人间能几何。
一门三执法,二世十登科。
袍笏床头满,勋名宇内多。
倚棹渔舠恣往还,澄波如鉴照群山。
绕湖三百浮图寺,只是凭楼一瞬间。
越山吴水似图屏,妙笔无缘画得成。
闲上东南亭上望,直疑身世似蓬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