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得句牛女夕,转头参尾中。


青春先入睡,白发不遗穷。


酒社我为敌,诗坛子有功。

醉伴腾腾白与刘,何朝何夕不同游。


留连灯下明犹饮,断送尊前倒即休。


催老莫嫌孙稚长,加年须喜鬓毛秋。

天将福地巩严城,形胜山川表里明。


旧说桂林无瘴气,今知漓水辟刀兵。


云深铜柱边声乐,月冷珠池海面平。

王老卧草间,才子为朋友。


才子不得留,霜林泣老叟。


父母之常情,愿子得长寿。

桃李成尘莺未老,梧桐未落蛩已多。


杜门高卧作闲计,挟策读书如懒何。


颇遭褦襶惊午梦,正坐热行官不呵。

南丰冢木已萧萧,犹有门人守一瓢。


文彩自应传壶奥,典刑犹可想风标。


纷纷但见侏儒饱,寂寂谁歌隐士招。

刘老云之楚,孺子赠以诗。


红药翻新主,黄鹂语昨枝。


丝丝收细雨,脉脉了残棋。

尽觉当年不易谈,披云蹑石意犹贪。


袖图有迹传河画,血字无心锢井函。


白日只今原不损,青山向后定谁堪。

至行孤高金不坚,犀颅鹤骨自巉然。


宝峰即是如如体,何用归休更觅禅。

满城风雨近重阳,城脚谁家菊自黄。


又是江南离别处,寒烟吹雁不成行。

几年鼎镬风波赋,初衣菟裘才筑。
白云万叠,苍松千笏,清溪一曲。
归去来兮,临流设钓,登山驱犊。

道人野鹤姿,昂昂在鸡群。


谁能恋场粟,俯仰劳骸筋。


飘然欲何之,驻目西山云。

全家归住白云中,旧地新成半亩宫。


簇簇要添垂柏翠,纷纷已出小花红。


自知北海恩怀厚,况是东邻路径通。

结宇古城边,能诗复悟禅。


钵分摩诘饭,池种远公莲。


竹飐春烟静,禽歌夜月圆。

炊臼堂年以塞翁,乔门喜我更乘龙。


庭闱菽水春生色,宗庙蘋蘩岁献恭。


冷暖半生多阿母,显融此日忆先公。

吾邦古壮县,驰望自宋唐。


胜国登使府,因之启上洋。


官曹虽日崇,阡陌仍故疆。

光阴过眼似奔轮,谁保生前梦幻身。
四老共成三百岁,一时已胜万千人。
得闲对酒须拚醉,乘健看花莫厌频。
居士逢场了世终,却寻机语凋天然。
我来不问三三句,乘觅康壶炷暖泉。
路断人稀山正深,隔林钟鼓报新音。
已穷渡水沿崖力,更尽眠云坐石心。
居士逢场了世缘,却寻机语调天然。
我来不问三三句,剩觅康壶炷暖泉。
荣参天上列星躔,闲向人间作地仙。
故里相逢十华鬓,一时同会五高年。
图传略过商山叟,齿序几齐洛宅贤。
两朵能行白牡丹,妒花风雨忍相残。
主人不吝东风面,明日还来一倚栏。
碌碌红尘四十年,归来仍被世情牵。
昨朝闲到桐墩下,信有人间快活仙。
试遣云英唱我词,我词便是璞墩诗。
璞墩风月无边景,还是青春年少时。
莫笑风前两鬓丝,老来偏爱竹枝词。
若将年纪方彭祖,八十方才是小儿。
怀公方外士,去住两翛然。
有相皆成幻,无心即是禅。
钟声山寺月,杯影海门烟。
裘马荆儿态,茳蓠楚客心。
纵横术未就,佚老计相寻。
玉佩遗湘浦,桔槔思汉阴。
子去何悽断,乡关岁月新。
荒山寒带雨,古驿夜无人。
生死风前烛,音容梦里身。
何须入世叹多艰,蔬水箪瓢乐孔颜。
一圣一贤堪诵法,老农老圃亦安闲。
只宜遁迹居东海,切勿移文待北山。
飘残红叶乱溪滨,多病翻怜作客人。
野鹤从来无可似,孤筇到处不忧贫。
天空雁断心同远,月晓梅初影自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