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借问阳春道,芒鞋费几文。


计程难计日,行脚即行云。


归客无消息,虚堂静见闻。

误辱鄱阳士庶怜,闭门不许出朝天。


间行虽乏相如璧,得句全胜子敬毡。

九仞终亏一篑功,想知衔愤泣幽宫。


死生怒臂屈伸顷,得失奕棋翻覆中。


只有松杉全晚节,不随桃李嫁春风。

名胜地。
前游处处堪记。
湖心唱彻采莲歌,暮云四起。

杜宇啼时多是雨,酴醾开后便无春。


惜花底学千金子,对酒还思两玉人。


良药草中闲长叶,幽禽花里巧藏身。

忆从绣水入高州,篁竹萧萧万岭秋。


道上行人敲石火,截筒炊饭也风流。

霜压惊尘月满山,云中鸡犬又东还。


几时踏雪携青玉,来访仙人石室间。

忆在南溪看武山,相携常是月中还。


自从西北兵尘起,望杀盈盈一水间。

白发罗含偏好客,冲泥载酒出林矼。


来寻僧子烟霞地,醉卧山人云雾窗。


薜荔晴沙深晚径,芙蓉疏雨满秋江。

郑公大醉仍能画,雪壁霜枝故有神。


赖得山斋清似水,不妨无叶自无尘。

辛侯三月赴闽中,细雨轻帆扬北风。


快阁矶头不相见,独留诗句上崆峒。

神翁观主来相访,既去犹如梦见之。


闭户著书吾党事,对床听雨昔人诗。


万羊何与分忧责,一物终能系盛衰。

忆昨南游日,今馀二十年。


扶舆潘母健,举案孟光贤。


远宦徒劳耳,重来倍怆然。

昔予游海上,灵山屡淹泊。


海峤气长春,玉窗桃未落。


仙者四五辈,流霞劝春爵。

君为看梅来,不饮梅下酒。


却令梅下仙,徘徊吟洞口。


昨夜罗浮月,宛宛窥窗牖。

雨后蓬蒿满径荒,不知千骑过东方。
凭熊谩驻旌旄色,题凤还馀藻翰香。
敢向云霄疏故旧,已从樵牧混行藏。
新坛巧斫列东西,准拟看花倒接篱。
交臂失之端可笑,傥来外物尽难期。
三春桃李家家有,不费阳和特地恩。
名品异芳天亦靳,未教容易到丘园。
雒京隔绝花难得,茂苑移将信已通。
世事好乖犹献鹄,雕栏不用怨东风。
日日松间过□□,诗成忽在水云西。
何人夜榻愁听雨,无数春船倒上溪。
燕笋出时斑豹美,凤花开处杜鹃啼。
水落沙笼竹,云深石抱萝。
何来题鸟客,高唱采芝歌。
开襟贻佩蕙,投辖折擎荷。
豪气怜湖海,新诗到薜萝。
入林期把臂,曳杖共行歌。
我集一枝木,君巢片叶荷。
世途难免半高低,从古传云七圣迷。
宝剑未曾经血刃,龙驹终岂蹶霜蹄。
功名自是无凭㨿,赋命原来有速迟。
纷纷谁识此情真,天地斯文骨肉亲。
倦鸟已还幽郁处,化龙端属老成人。
炭添炉火常教热,心尽葩蕉又展新。
读书必知书,枯蘖不足斧。
只词诣微隐,连轴皆剩语。
枚生老宾客,笔力散雹雨。
登临祇待此楼成,要与邦人乐太平。
甫及楼成余已去,匆匆一眺但凝情。
平日衰迟众所怜,偶逢亨运亦腾骞。
七旬已过宜休矣,一出不归终溘然。
幸免烦言全晚节,且无多病恼残年。
此举朝廷系重轻,先生直以去为荣。
但令天下无邪党,不愿吾曹有令名。
模楷昔曾宗李氏,搢绅今尽说阳城。
风采才看耸柏台,如何又遣赋归来。
晚年造物多颠倒,雷发原来是祸胎。
三凤高飞挽不留,辕驹仗马转堪羞。
明朝封事排阊阖,公论从来在士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