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蜀客到江南,长忆吴山好。


吴蜀风流自古同,归去应须早。



还与去年人,共藉西湖草。

此道昔归顺,西郊胡正繁。


至今残破胆,应有未招魂。


近侍归京邑,移官岂至尊。

杜陵有布衣,老大意转拙。


许身一何愚,窃比稷与契。


居然成濩落,白首甘契阔。

闻道王乔舄,名因太史传。


如何碧鸡使,把诏紫微天。


秦岭愁回马,涪江醉泛船。

门巷如秋爽,轩窗抵海宽。


初还绶若若,已觉面团团。


引睡拈书卷,偷闲把钓竿。

匆匆北上止天津,不过西州拟未伦。


岂料京人为异客,何堪门历注亡臣。


相关岁晚馀亲友,一笑灯前孰幻真。

我生嗜槟榔,日用论斤夥。


了无羊踏园,空用敌饭颗。


柳州昔御魅,持以克忧瘅。

回车念念盈眶泪,未解真为徐李哀。


从掷千冤争一恸,已空旧梦可重来。


天寒白雁江湖尽,秋老丹枫日夜催。

失乡迁客在天涯,门掩苔垣向水斜。


只就鳞鸿求远信,敢言车马访贫家。


烟生柳岸将垂缕,雪压梅园半是花。

昔年变姓走淮滨,虎豹从横独怆神。


青海茫茫迷故国,黄尘黯黯泣孤臣。


魏雎张禄梦中梦,越蠡陶朱身后身。

黄花萧索暮寒催,千里怜君此日回。

自说月明霜冷夜,相思曾倚凤凰台。

秋风黄叶雁临关,客路微霜感别颜。


莫叹故园芳草积,西湖能有几人还。

几年分教向长沙,此日摛文在帝家。


清禁日斜还视草,白门朝退暂看花。


玉壶载酒多同醉,青鬓流年想未华。

香魂秋晚。
道过了重阳,瘗花东莞。
细草燕丝,绿得檀郎肠断。

闲堂昼卧眼初开,强起徐行绕砌苔。


鹤氅人从衡岳至,鹑衣客自洛阳来。


坐闻邻树栖幽鸟,吟觉江云发早雷。

夷门诗客至,楚寺闭萧骚。


老病语言涩,少年风韵高。


难于寻阆岛,险甚涉云涛。

汝从京国传消息,屈指离吾几换年。


当日应刘俱老健,朅来燕赵自风烟。


阳回草木清霜后,岁暮宾朋醉眼前。

北极星齐入,中原尔独归。


田园自松菊,身世有庭闱。


鱼可一钱买,花常四季飞。

看遍西山红叶来,江南霜气静楼台。


闲驱疲马寻钟起,晴拂群鹰倚槛才。


堞影参差浮积水,车音迤逦荡长雷。

四海无风涛,五年再相逢。


会合如此难,况我罹百凶。


悲端素填膺,触事泪满胸。

过事与日多,欢忧两如梦。


安知盈樽酒,此国今宵共。


寸心不如昔,感遇每易动。

曾作东都赋,无人与共论。


欣逢京辇客,仍是鹡鸰原。


耳接天韶盛,尘栖素袂昏。

绿渠春水走潺湲,画阁嵩峦映碧鲜。


酒令已行金盏侧,乐声初急翠裙圆。


清游胜事传京下,多丽新词到海边。

山人不解机心事,早岁藏珍学鹿门。


住傍岩崖惟四壁,赋成金石几千言。


偶游卿相多悬榻,归去蓬蒿正满园。

人生如飞蓬,倏忽异乡县。


仆夫趣我游,肃驾向畿甸。


朝登太行岭,暮宿黄河岸。

钱塘此日停丝笮,铁瓮经秋卧锦袍。


虎豹有时惊仗钺,鱼龙无处避挥毫。


湖头寺拥三天竺,海上楼观八月涛。

祗役匪遑息,经时客三秦。


还家问节候,知到上巳辰。


山县何所有,高城闭青春。

解罢朝衫及暮龄,闲拈竹杖过茅亭。


山明隔岸腾初日,雾下高林带落星。


萱草叶齐春冉冉,紫荆花发晓冥冥。

寂寂先人宅,煌煌太史铭。


飞霜中夜白,宿草隔年青。


未试干时策,空传相地经。

联桂坊前君故里,匆匆车过不曾知。


逢人相问凭相谢,正是南关大雪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