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金绳界宝地,珍木荫瑶池。


云间妙音奏,天际法蠡吹。

阿育王寺,梵宇深静,阶前老松八九棵,森罗有古色。
殿隔山门远,烟光树樾,摄入山门,望空视明,冰凉晶沁。
右旋至方丈门外,有娑罗二株,高插霄汉。

天人供养妙香凝,宝殿庄严得未曾。


拜起清晨围衲子,趺跏深夜影龛灯。


此间真得安心法,世外初逢解事僧。

我昔讽经大涅槃,悲涕震动惊人天。


津梁欲倦不得倦,说法示寂真能贤。


金刚体碎舍利出,化身为塔周大千。

圆月有情夜,松风无尽年。


暗凉生殿石,微热上炉烟。


结像长如在,龛灯共不眠。

昔我问阿育,驱神作道场。


如何震旦国,重见铁轮王。


变幻从僧语,依微尽佛光。

苍山亭亭如覆盎,佛塔东西屹相向。


林头朝日射重檐,黄金丹砂晔生光。


中华此塔第十五,图记所传知不妄。

怀玉泉,恋仁者,寂灭真心不可见。


空留影塔嵩岩下,宝王四海转千轮。


金昙百粒送分身,山中二月娑罗会。

朱明洞天明月寺,僧有远公作佛事。


范金铸塔通幽明,供养如来真舍利。


十方诸佛现全身,八部天龙分侍卫。

层崖叠嶂拥金轮,辛苦谁怜负铁人。


寺是右军开晋室,塔传竺土肇西秦。


云霞缥缈诸天俨,日月升沉百代新。

三春风日丽,抠衣登重基。


千仞插青霄,八方蟠龙骊。


呵护自何年,乃以藏吾师。

心光彻内外,如珠入五色。


珠与色无性,非离亦非即。


非即超形骸,非离浃营卫。

佛在众生中,如日处霾翳。


霾翳非可入,日光彻空际。


佛身如虚空,佛心如光霁。

佛性甚光明,能破一切暗。


佛性甚坚利,能断一切物。


流被千百骸,结成五色珠。

罗浮古木不知年,移向琼南作话传。


厚荫偏宜炎热地,新枝重发冱寒天。


一周甲子伊谁主,十万程途后日缘。

二十年来话未圆,今朝重礼窣波前。


心悬海外烟霞幻,足履云中色相捐。


遍界不曾藏面目,一峰何处论中边。

杨孚故庐洛阳雪,松枝即是琼瑶树。


杨孚一去千百年,杨孚祠屋自朝暮。


祠屋高在秀山阳,秀山巍巍不易赴。

粒粟悬悬左角钟,几年镇压梵王宫。


要知八万四千所,元在寻常一念中。


佛现紫金归胜地,僧夸乌石坠虚空。

金作浮图藏舍利,师僧请出众人观。
生天直用时时切,消业回思世世难。
惊眼威神灯外转,彻心悲涕水中寒。
嶈嶈降山口,回回厉涧浔。
连络五峰奥,缀抱三竺林。
闲清履化国,脱落讽宝音。
师今顺寂去,所寂竟何如。
倏尔归无物,湛然同太虚。
化成三昧火,超出四禅居。
古稠大山趋古原,古寺突兀倚山根。
小溪前流未及渡,白塔岌起高蹲蹲。
傅公故宅奉香火,厦屋万间周四垣。
行彻云烟到上方,青林深壑对重冈。
山中底处饶风月,要著江州一草堂。
排门金碧七禅关,松阁相望石径连。
不为勤求善知识,可能一日遍诸天。
水落溪桥霜未寒,冈林平浅是西山。
路穿峭茜青葱底,寺在崎岖屈曲间。
仁祠表虚旷,祗园展肃恭。
栖息翠微岭,登顿白云峰。
映流看夜月,临峰听晓钟。
伊川别骑,灞岸分筵。
对三春之花月,览千里之风烟。
望青山兮分地,见白云兮在天。
佛老尘音杳莫扳,空馀一塔倚云间。
不知当日遨游者,几见灵光照此山。
偶动山水怀,晨兴严夙驾。
新霁绚明绮,奔流百川泻。
既至招提境,浣濯憩僧舍。
古寺饶长烟,隔岭见莽苍。
舍利传阿育,西晋迹乃昉。
人言一尺塔,光明弥百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