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草帝擅名幽谷。
却移来种向、阑干曲。
过雨秋容新沐。

君家有二镜,光景如湛卢。


或长如芭蕉,或圆如芙蕖。


飞电著子壁,明月入我庐。

窗前谁种芭蕉树,阴满中庭。


阴满中庭,叶叶心心,舒卷有馀清。



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。

西风一夜剪芭蕉,倦眼经秋耐寂寥?


强把心情付浊醪。


读《离骚》。


愁似湘江日夜潮。

湘帘卷处,甚离披翠影,绕檐遮住。


小立吹裙,常伴春慵,掩映绣床金缕。


芳心一束浑难展,清泪裹、隔年愁聚。

芭蕉为雨移,故向窗前种。


怜渠点滴声,留得归乡梦。


梦远莫归乡,觉来一翻动。

佳人春睡倚含章,一瓣梅花点额黄。


起对镜自添百媚,至今都学寿阳妆。

兽额朱扉小院深,绿窗含雾静愔愔。


有人独对芭蕉坐,因为春愁不放心。

佳人名字号经莲,能事挡弹五十弦。


自是欲将花比貌,凉风轻步野塘边。

芭蕉得雨便欣然,终夜作声清更妍。
细声巧学蝇触纸,大声锵若山落泉。


三点五点俱可听,万籁不生秋夕静。

檐牙窗额两三株,只欠王维画雪图。


开卷不题元字脚,碧窗圜蜡有如无。

萧萧洒洒复婷婷,一半风流一半清。


不为暑窗添午荫,却来愁枕作秋声。

骨相玲珑透八窗,花头倒挂紫荷香。


绕身无数青罗扇,风不来时也不凉。

清远山前烟雨蒙,黄巢矶畔水连空。


旋芟芦荻炊朝饭,更斫芭蕉补漏篷。

十亩荒池涨绿萍,南风不见芰荷生。


隔窗赖有芭蕉叶,未负潇湘夜雨声。

芭蕉移种未多时,濯濯芳茎已数围。


毕竟空心何所有,攲倾大叶不胜肥。


萧骚莫雨鸣山乐,狼籍秋霜脱敝衣。

看取有心常不展,亦知随分坼佳葩。


无端大叶映莲幕,却笑菖蒲罕见花。

幽居玩芳物,自种两芭蕉。


空山夜雨至,滴滴复萧萧。


凉叶泛朝露,芳心展夕飙。

移植自硗瘠,秋来成两丛。


翠旌舒晓日,绿锦障西风。


雨砌珠佩委,风檐翚扇重。

逃腊藏深柢,乘春发故荄。


雨障单盖侧,风偃半旗开。


脆理缯争裂,斜规扇欲裁。

秋宫睡起试生罗,闲向芭蕉石畔过。


怪底早凉欺匣扇,夜来叶上雨声多。

静绕绿阴行,闲听雨声卧。


还有感秋诗,窗前书叶破。

芭蕉种四年,华蕊发茨檐。


玉兰为媵姊,木笔是曾玄。


十一希莲萏,寻常类马肝。

萧然长衲绿衫翁,听雨勾风事事中。

玉簪醉写酒馀春,移与芭蕉绝不真。


愁绝今宵风雨恶,趁渠留叶与传神。

蕉叶屠埋短后衣,墨榴铁锈虎斑皮。


老夫貌此堪谁比,朱亥椎临袖口时。

芭蕉叶下鸡冠花,一朵红鲜不可遮。


老夫烂醉抺此幅,雨后西天忽晚霞。

烂醉中秋睡起迟,苍蝇留墨研头池。


合欢翠扇遮羞面,白玉搔头去嫁谁。

知道行家学不来,烂涂蕉叶倒莓苔。


冯伊遮盖无盐墨,免作胭脂抹瘿腮。

红棘黄荆樵斧归,芭蕉学画指如椎。


中间一叶浑相识,记得前生盖鹿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