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问我何心?


却构此、三楹茅屋。


可学得、海鸥无事,闲飞闲宿。


百感都随流水去,一身还被浮名束。

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


茅飞渡江洒江郊,高者挂罥长林梢,下者飘转沉塘坳。


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,忍能对面为盗贼。

客里何迁次,江边正寂寥。


肯来寻一老,愁破是今朝。


忧我营茅栋,携钱过野桥。

白盐危峤北,赤甲古城东。


平地一川稳,高山四面同。


烟霜凄野日,粳稻熟天风。

牢落西江外,参差北户间。


久游巴子国,卧病楚人山。


幽独移佳境,清深隔远关。

东屯复瀼西,一种住青溪。


来往皆茅屋,淹留为稻畦。


市喧宜近利,林僻此无蹊。

道北冯都使,高斋见一川。


子能渠细石,吾亦沼清泉。


枕带还相似,柴荆即有焉。

碧山学士焚银鱼,白马却走身岩居。


古人己用三冬足,年少今开万卷馀。


晴云满户团倾盖,秋水浮阶溜决渠。

江头且系船,为尔独相怜。


云散灌坛雨,春青彭泽田。


频惊适小国,一拟问高天。

茅屋风清槐影高,白头并坐讲离骚。


怀贤欲鼓猗兰操,有客携琴过小桥。

数间茅屋闲临水,窄衫短帽垂杨里。
花是去年红,吹开一夜风。


梢梢新月偃,午醉醒来晚。

平生交游中,此士故耐久。


不折为米腰,颇袖斫轮手。


卜居并东郭,草草宫一亩。

茅屋年年破,春风岁岁来。


寒从草根退,花值客愁开。


时序添诗卷,乾坤进酒杯。

青山十亩馀,茅屋数间足。


高树结浮烟,修篁茂深绿。


孤松无邻舍,生理不拘束。

一株松下一茅屋,何处山中此景无。


煨芋老翁常闭户,世人从此画成图。

食肉贱糠核,饥人安敢辞。


狐貉轻短褐,寒士为固奇。


自予遭世故,举室尽流离。

舟过山西已夕曛,许生茅屋远人群。


凿池数尺通野水,开牖一规留白云。


煮药烟轻冲灶出,碓茶声远隔溪闻。

城外春风野水浑,桥头双桨下孤村。


柳桃红绿撩人眼,独坐书斋懒出门。

渭城客舍柳烟遮,渔叟桃源去路赊。


松竹林中读书处,一图风景属三家。

雪压浮桥玉树孤,叩门邻叟共携壶。


陶然已到羲皇世,不数香山九老图。

绳床窗下自眠云,巢许元来不事君。


新造松花春酿熟,开尊烧笋醉斜曛。

闻道城中数万家,暑深如火气蒸霞。


何如濯足溪潭里,闲数游鱼踏白沙。

稚子骑牛过野坡,自吹横笛和山歌。


柘弓射雉归来晚,犹说前冈兔更多。

青山万迭锁回溪,花发源深客自迷。


啼鸟渐阑春寂寂,樵歌远山竹林西。

枕上飞泉响四山,万花如雨水潺潺。


醒来已向山灵语,不许飘花到世间。

晚禾收罢散鸡豚,浊酒时携过近村。


野老不知尧舜力,别开深洞创乾坤。

山间自有四时花,霜后丹枫艳似霞。


昨过西岩汲新水,邻家又送小春茶。

万丈峰头架石桥,微闻鸡犬落青霄。


耕耘休课儿孙辈,雨过黄精自发苗。

云气淋漓不可收,山腰洞穴有龙湫。


高田数顷无忧旱,夜夜泉声屋上流。

一生多病为人忙,百事违心徒自伤。


世乱有山容易住,道衰无侣不成藏。


白门僧去溪云断,雁翅书来海日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