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茉莉天姿如丽人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


众叶薿薿开绿云,小蕊大花气氤氲。


素馨于时亦呈新,蓄香便未甘后尘。

倩得薰风染绿衣。


国香收不起,透冰肌。


略开些个未多时。

环佩青衣,盈盈素靥,临风无限清幽。
出尘标格,和月最温柔。
堪爱芳怀淡雅,纵离别、未肯衔愁。

每到秋来,转添甚况味。
金风动、冷清清地。
残蝉噪晚,甚聒得、人心欲碎。

灵种传闻出越裳,何人提挈上蛮航。

他年我若修花史,列作人间第一香。

凉夜摘花钿,苒苒动摇云绿。
金络一团香露,正纱厨人独。


朝来碧缕放长穿,钗头挂层玉。

韵绝迎秋,香空却暑,抹尽人间多丽。
正倦起、阑汤初浴,乍散发、未胜簪髻。
浥清泠、洒遍琼枝,便相将对宿,蕊珠宫里。

香吐黄昏,不是风尘味。
清影弄、月痕轻缀。
袅袅扶风,联珠颗、枝条柔翠。

花气袭人喜欲狂。
花前对酒乐非常。
美人名字有余香。

南北从来气候差。
立春杨柳未舒芽。
洞中先见素馨花。

一卉能熏一室香,炎天犹觉玉肌凉。


野人不敢烦天女,自折琼枝置枕旁。

老圃献花来,异域移根至。
相对炎官火伞中,便有清凉意。


淡薄古梳妆,娴雅仙标致。

珠栊寒粉靥。
偎罢银篝红兽热。
恰值青霜骚屑。

素馨柎萼太寒生。
多剪春冰。
夜深绿雾侵凉月,照晶晶、花叶分明。

举眼惊如许,衰怀强自安。


爱凉临水坐,遣病借花看。


物物同天地,人人各肺肝。

南海曾经驻客骖,芳称茉莉荔称甘。


如今画里看花色,记得依稀似海南。

彩绳朱乘驾涛云。
亲见许飞琼。
多定梅魂才返,香瘢半掐秋痕。

月地无尘,珠宫不夜,翠笼谁炼铅霜。
南州路杳,仙子误入唐昌。
零露滴,湿微妆。

玉桧盆榴作队来,异香相趁不相猜。


从今闭向深宫里,莫学江湖自在开。

花似细薇香似兰,已宜炎暑又宜寒。


心知合伴灵和柳,不许行人仔细看。

京尘湫隘■蚊多,彼美繁英玉雪窠。


见谓娇柔能特立,肯凭他物学藤萝。

芳花遗我比琼瑰,惭愧幽人自壅培。


名字曾于佛书见,色香今入寓轩来。


旋妆雕槛修清供,更促繁英使早开。

幽人萧散省诸缘,也解栽花满槛前。


羞把天姿争媚景,故将清格占炎天。


毗耶遣化来香积,隐圃移根入寓轩。

风露扶疏蔓翠藤,玉花剪刻见层层。


清香夜久偏闻处,寂寞书生对一灯。

泠艳幽芳雪不如,佳名初见贝多书。


南人浑作寻常看,曾侍君王白玉除。

欲花先摘叶,叶少始花多。


向夕沾人气,香如膏沐何。

未开先食蕾,虫细若飞丝。


叶底粉如雪,香宜月上时。

寡过期中岁,人人亦可师。


君行苦离索,怅望复来时。

且喜台关上,梅花不笑人。


摩娑古松树,十见老龙鳞。

频年赴京阙,讵念使臣劳。


万里持甘毳,亲年日已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