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路风来草木香,雨馀凉意到胡床。


泉石膏肓吾已甚,多病,堤防风月费篇章。



孤负寻常山简醉,独自,故应知子草《玄》忙。

仄月高寒水石乡,倚空青碧对禅房。


白发自怜心似铁,风月,使君子细与平章。



平昔生涯筇竹杖,来往,却惭沙鸟笑人忙。

赤车使者锦帐郎,从客珂马留闲坊。
紫芝眉宇倾一坐,笑语但闻鸡舌香。


药名劝酒诗实好,陟釐为我书数行。

杨侯济北使君子,幕府从容理文史。


府中无事吏早休,陟釐秋兔写银钩。


驼峰桂蠹樽酒绿,樗蒲黄昏唤烧烛。

使君子百姓,请雨不旋复。


守田意饱满,高壁挂龙骨。

雨如覆盆来,平地没牛膝。


回望无夷陵,天南星斗湿。

幽涧泉石绿,闭门闻啄木。


运柴胡奴归,车前挂生鹿。

垂空青幕六,一一排风开。


石友常思我,预知子能来。

天竺黄卷在,人中白发侵。


客至独扫榻,自然同此心。

千里及归鸿,半天河影东。


家人森户外,笑拥白头翁。

前湖后湖水,初夏半夏凉。


夜阑乡梦破,一雁度衡阳。

四海无远志,一溪甘遂心。


牵牛避洗耳,卧著桂枝阴。

江皋岁暮相逢地,黄叶霜前半夏枝。


子夜吟诗向松桂,心中万事喜君知。

鹤伴前溪栽白杏,人来阴洞写枯松。


萝深境静日欲落,石上未眠闻远钟。

窗外晓帘还自卷,柏烟兰露思晴空。


青箱有意终须续,断简遗编一半通。

乘屐著来幽砌滑,石罂煎得远泉甘。


草堂祗待新秋景,天色微凉酒半酣。

避暑最须从朴野,葛巾筠席更相当。


归来又好乘凉钓,藤蔓阴阴着雨香。

佳句成来谁不伏,神丹偷去亦须防。


风前莫怪携诗稿,本是吴吟荡桨郎。

为待防风饼,须添薏苡杯。


香然柏子后,尊泛菊花来。


石耳泉能洗,垣衣雨为裁。

晓景半和山气白,薇香清净杂纤云。


实头自是眠平石,脑侧空林看虎群。

暗窦养泉容决决,明园护桂放亭亭。


历山居处当天半,夏里松风尽足听。

桂叶似茸含露紫,葛花如绶蘸溪黄。


连云更入幽深地,骨录闲携相猎郎。

数曲急溪冲细竹,叶舟来往尽能通。


草香石冷无辞远,志在天台一遇中。

季春人病抛芳杜,仲夏溪波绕坏垣。


衣典浊醪身倚桂,心中无事到云昏。

白日及闲年,寻常山色妍。


古松香满径,修竹叶参天。


紫菀朝霞雨,黄连夕照烟。

天门东畔天涯远。
摧残豆蔻香痕浅。
懊恼不留行。

桃腮杏靥春风面。
车前马上曾相见。
蝉鬓退鸦黄。

明日杏初红,新来黄白瘦。
栀子几时回,验取丁香扣。


兔丝蔓已长,枳壳花开又。

七泽兰芳千里春,潇湘花落石磷磷。


有时浪白微风起,坐钓藤阴不见人。

两眼旋花雪点须,钻头故纸枉工夫。


倦怀懒附子公椟,闲性熟谙摩诘图。


枝拂云香行到桂,叶随风舞又催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