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我病方吟越,君行已过湖。


去应缘直道,哭不为穷途。


亚竹寒惊牖,空堂夜向隅。

方共衡云把酒杯,春风吹向郁孤台。


雁将回处惊帆落,花未开时怯笛催。


别草可堪游子去,寄梅应为故人来。

玉立湘西第一州,丹梯小为岳云留。


东风城郭人行乐,春日旌旗公出游。


便趁绨香摩碧汉,莫嫌绣影涴清流。

山灵知我厌尘土,唤起蛰雷鏖午暑。


松风无力雨丝长,散作毵毵雪尘舞。


岩前悬溜珠帘倾,安得吹来添玉觥。

忆曾总领道山仙,自挽狂澜制百川。


廷策万言功盖世,台评三上力回天。


楚东剩喜诗邮速,天北催颁诏墨鲜。

谁言公馆清,晨气晚未散。


岂乏树葱芊,尚有花烂熳。


美人隔巷陌,可念不可唤。

江燕衔泥日,深堂拂玉琴。


不教关閤户,乃见主人心。


掠水飞殊捷,迎风去已禁。

江上孤城欲破时,闭门高卧复谁知。


我无文字铭金石,安用烦君写恶诗。

使君功大苦难酬,埋没孤忠二十秋。


便拥一麾知未称,伯郎犹解得凉州。

当年玉食轸深忧,两月东南弃八州。


只有孤城强别驾,醉中看雪倚江楼。

瘴海谁堪汗漫行,知君五月在舟程。


鳀人鼓鬣惊涛暗,乌鬼含沙宿雾生。


温峤已乖归阙望,张骞徒负泛槎名!


武陵溪畔桃源客,故节依然苏子卿。

天南消息近成虚,一卷新诗当尺书。


谁看坠鸢偏击棹,似闻鸣犊竟回车。

髫龀分携几见春,它时有恃独常颦。


何期万里漂零后,忽报三巴信息真。


素发轻安膺晚福,远怀悲喜望征人。

俸尽青钱少,衣惟白苎粗。


赁楼邻羽客,买锦护梅图。


棋每藏高著,诗曾断几须。

昔有大丈夫,万里事远游。


远游何所极,飘若孤云浮。


欧冶淬利剑,造父翼华辀。

将军从元戎,六年守襄阳。


大小百馀战,裂衣裹金疮。


相逢说往事,须髯犹奋张。

此生寡偶固其宜,何况身从老得衰。


门外设罗谁一顾,道旁倾盖子相知。


断金已定交游事,伐木仍传故旧诗。

轻舟溯淮流,千里不见山。


披衣起清晓,忽睹青孱颜。


始觉客愁散,顿忘行路艰。

豁达两河口,前与黄河通。


高岸忽斗折,清淮汇其中。


甘罗城在南,韩信城在东。

茫茫高邮城,下有古战场。


当时鱼盐子,弄兵此跳踉。


燕师扫境出,供馈走四方。

衰杨夹高防,北风暮飕飕。


随逢长老问,会言是邗沟。


相传开凿初,民劳天为愁。

两山夹沧江,拍浮若无根。


利石侔剑戟,风涛相吐吞。


维天设巨险,为今国东门。

冻雨不成雪,客行利新晴。


回睇三山外,残阳霭余明。


江神不扬波,归流淡且平。

连山争南驰,划断沧江曲。

玄天无烈风,江水日夜清。


驰波渺东注,回流抱神京。


至哉钟水德,乃以龙为名。

久陟风骚上将坛,更持旄钺抚边关。


山川满目吟虽苦,戈甲藏胸意自闲。


威望昔尝流塞外,雅歌今复奏兵间。

夷齐甘作采薇仙,故国仇雠不共天。


岂比村姑矜小节,露筋祠树渺秋烟。

天涯毕昴隔烟尘,风雪梁山忆侍亲。


行记简书聊接淅,去怀印绶正逢春。


评依月旦情增恋,诗感兰陔意重陈。

老大师门浪我推,飞腾天路是君期。
两藩须按兵民籍,百姓当悬父母思。
烛剪山斋曾旧雨,盖倾京国亦多时。
孟阳索吾锦,景纯夺吾笔。
老我叹才尽,秀句吐不出。
东阳有行卷,展玩已盈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