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堤花月夜,长江春水流。


东风正上信,春夜特来游。

立马和君说:到襄阳、为余先问,隆中诸葛。
往日英雄潮打尽,怪煞怒涛崩雪。
今古恨、总多于发。

维舟沔南岸,置酒岘山堂。


入坐松雨湿,吹衣水风凉。


烟岭火明灭,秋湍声激扬。

游目随山胜,回桡爱浦长。


往来幽不浅,昏旦兴难忘。


木末看归翼,莲西失夕阳。

岘山枕襄阳,滔滔江汉长。


山深卧龙宅,水净斩蛟乡。


元凯春秋传,昭明文选堂。

言别恨非一,弃置我宗英。


向用五经笥,今为千里行。


裹粮顾庭草,羸马诘朝鸣。

西津折苇鸣策策,蟾蜍光入芙蓉白。


山头不雨贾船稀,日日门前江水窄。


将欲烜赫招行人,旋起丹楼照长陌。

日夕高阳釂羽杯,琳房岑寂外尘埃。


山庭桂老幽人住,天陆星翻处士回。


珍树暝猿侵户啸,碧潭仙菊照窗开。

刀头归约月残时,棐几流尘满兔枝。


阴地雨蛙欺鼓吹,后园烟茗老枪旗。


风回曲榭花英聚,泉喷坳堂藓晕移。

旅客三秋至,层城四望开。


楚山横地出,汉水接天回。


冠盖非新里,章华即旧台。

武关西畔路巉岩,两月劳君寄两缄。


镜里想添新白发,箧中犹贮旧青衫。


扶头酒好无辞醉,缩项鱼多且放馋。

兰省方雠乙夜书,襄阳迎侍暂脂车。


挥毫偶未归纶阁,衣锦何妨奉板舆。


岘首碑前留马足,鹿门山下宿僧居。

门前黄柳鸦雏宿,罗幌低垂婢擎烛。


悬珰结佩略妆成,日莫相邀汉江曲。


水静花寒月小明,舟中楼上斗歌声。

却说曹操退兵至斜谷,孔明料他必弃汉中而走,故差马超等诸将,分兵十数路,不时攻劫。
因此操不能久住;又被魏延射了一箭,急急班师。
三军锐气堕尽。

证心何有梦,示说梦归频。


文字赍秦本,诗骚学楚人。


兰开衣上色,柳向手中春。

南驱匹马会心期,东望扁舟惬梦思。


熨斗山前春色早,香炉峰顶暮烟时。


空林欲访庞居士,古寺应怀远法师。

君马勒金羁,君家贮玉笄。


白云登岘首,碧树醉铜鞮。


泽广荆州北,山多汉水西。

汉皋古来雄,山水天下秀。


高当轸翼分,化作英髦囿。


暴秦之前人,灰灭不可究。

岘山一夜玉龙寒,凤林千树梨花老。


襄阳城里没人知,襄阳城外江山好。

将军报国寸心丹,满眼儿孙尽好官。


一品已颁新印绶,九重犹许旧衣冠。


碑存岘首怀羊祜,箭著浮图恨贺兰。

醉倒习家池,扶郎郎不归。


道侬工下泪,去看羊公碑。

宜城七十里,朱楼与云齐。


无地着酒馆,眼饱肚中饥。

买得樊城酒,来醉襄阳伎。


人道江波险,侬道是平地。

襄阳老龙堤,爨石铁作泥。


骏马骄凿落,真是蹋铜蹄。

大堤诸女郎,妆成出芳阁。


瞥见千树空,馀花乱飞落。


道是避妾妆,不信风雨恶。

重铠飞上马,桃花汗金铃。


儿是襄阳客,助汝下台城。

昔我游燕山,宗李中所私。


高歌命白雪,片片纵横垂。


醉醒华阳馆,坐见青天危。

尔傍天台宿,能扬智顗风。


襄阳好名刹,耆宿有安公。


楚越浮踪并,人天慧眼空。

襄阳堤路长,草碧杨柳黄。
谁家女儿临夜妆,红罗帐里有灯光。


雀钗翠羽动明珰,欲出不出脂粉香。

闲随少年去,试上大堤游。


画角栖乌起,清弦过客愁。


碑沈楚山石,珠彻汉江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