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叶覆冰池雪满山,日高慵起未开关。


寒来更亦无过醉,老后何由可得闲。


四海故交唯许汝,十年贫健是樊蛮。

华搆高轩敞,名湖一面分。


星辰居上相,鼓吹燕中军。


山色来嵩室,风光彻汝坟。

功成不愿居,身退有馀勇。


心安里闾适,望益缙绅重。


朝为北阙辞,莫犯南河冻。

飞泉来无穷,发自嵩岭背。


奔驰两山间,偶与乱石会。


倾流势摧毁,泥土久崩溃。

洛寺相从不出门,绕城空复记名园。


程文堆案晨兴早,竹簟连床夜雨喧。


归路逢僧暂容与,登山无力强扳援。

霜花如鹄毛,万里点枯槁。


晓入蓬池道,寒侵苏合袍。


重来社栎长,旧寄里门高。

孰不为太守,所荣归故乡。


僚官诧旧识,邸吏窥新章。


前去别马上,今仰立道傍。

拍岸千寻水,陪京第一州。


艳光落日改,明月与人留。


细浪差差蹙,深湾曲曲幽。

先王重至日,静息资微阳。


闭关绝商旅,后为不省方。


我独何为者,古寺严晨装。

许丽而康,岳孙奠之。


曰公之屏,实维似之。


公徒增增,朱綅绿縢。

彼岳惟嵩,天作其神。


嗣生我公,我公斤斤。


嘉猷矢陈,柄国之均。

灌婴台畔路憧憧,寒食追游喜退公。


堤柳媚烟行细绿,野桥横水阵残红。


秋千冷扬梨花雨,蹴鞠高腾燕子风。

孤绝佗山碧海滨,天花水月静无尘。


客槎不载支机石,为见闲游得度身。

北来儒士说,许下有吟僧。

白日身长倚,清秋塔上层。

言虽依景得,理要入无徵。

心诵阴符口不言,风驱千骑出辕门。


孙吴去后无长策,谁敌留侯直下孙。

羁旅怀江湖,氛埃愿皋壤。


及兹已俱适,初意恨独往。


楼观涌参差,轩棂豁高爽。

红叶迎霜陨,高楼近日暄。


送归仍暮节,极望正平原。


容易风吹帽,殷勤菊满樽。

淳风今变俗,末学误为文。


幸免投湘浦,那辞近汝坟。


山遮魏阙路,日隐洛阳云。

千官扈从羡能文,谪牧新声天下闻。


落魄吾家苏季子,风流南郡小冯君。


鱼龙路怯黄河险,鸿雁声愁碧海分。

射策曾攀郤桂枝,从军犹赋仲宣诗。


陈琳草檄应非久,贡禹弹冠素有期。


梁苑胜游思霰雪,浔阳旧隐废茅茨。

东风恰摇荡,行子动征骖。


春事方无赖,离心更不堪。


草苗一寸绿,山色几重蓝。

送子佐繁昌,驱车颍水阳。


途逢洗耳客,郡接聚星乡。


贤里何人住,春流几处芳。

三载从戎类系匏,重游全许尚分茅。


刘郎别后无遗履,丁令归来有旧巢。


冬暖井梧多未落,夜寒窗竹自相敲。

瀵水南流东有堤,堤边亭是武陵溪。


槎松配石堪僧坐,蕊杏含春欲鸟啼。


高树月生沧海外,远郊山在夕阳西。

两地旌旗拥一身,半缘伤旧半荣新。


州人若忆将军面,写取雕堂报国真。

中州名胜亦西湖,喜奉新恩领郡符。


五凤久徵循吏传,八龙谁复聚星图。


白眉异表真才子,绿发初衔已大夫。

许下长途片雪残,貂裘狐帽过春寒。


题诗夸向江南客,嬴得琼瑶马上看。

茅屋萧萧颍水斜,行人何处问曹家。


春深山下棠梨树,犹自千条缀雪花。

斗酒星亭不共携,使君远在七闽西。


昔来听水谁开槛,老去看花一杖藜。


五岳自能寻向长,三亭那得侍王嵇。

到处陂塘决决流,垂杨百里罨平畴。


行人便觉须眉绿,一路蝉声过许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