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湖波绿似鸭头深,一日春晴直万金。


好事谁家斗歌舞,方舟齐榜出花阴。

舫子窗扉面面开,金壶桃杏间尊罍。


东风忽送笙歌近,一片楼台泛水来。

花光柳色满墙头,病酒今朝懒出游。


却就水亭开小宴,绣帘银烛看归舟。

嫩日轻云淡沲天,扑灯过后卖花前。


便从水阁杭湖去,卷起朱帘上画船。

高谈雄辩凭陵酒,豪竹哀丝蹴蹋春。


占断名园排日醉,不教虚作太平人。

风雨未过桐华时,宜春苑中梨萼披。


天子赐宴群臣嬉,少年都尉方追随。


暮归迟喜联留后,兄弟双弓射熊皮。

素唇紫锦背,浆味压蚶菜。


海客穿海沙,拾贮寒潮退。


王都有美酝,此物实当对。

薛君堂悬山水字,请我试作山水诗。


呼童磨墨慰君意,强作安得有好辞。


昔年曾是杜陵客,东城水上横此碑。

岭霞明,江月堕,晓起浩无际。
黄叶深深,诗思在驴背。
不妨茸帽欺霜,满身松影,且饱看、六朝烟寺。

危亭突兀戴鳌头,俯视沧溟一勺浮。


龙伯衣冠藏下府,梵王台殿起中流。


扶桑夜色三山日,滟滪江声万里秋。

嗷嗷南飞鸿,羽翼何莘莘。


哀鸣衡山阳,落影湘水滨。


岁晏道路长,雪霜多苦辛。

因言浙江潮,忆上吴山尖。


八月天地空,千里澄圆蟾。


海水为群飞,迅雷发幽潜。

本为东方生,避世不避喧。


仍慕管夷吾,畏事复畏言。


外物不可期,高风难重论。

都城每过从,车马动逾众。


分飞无此欢,会合杳如梦。


薄霜作微寒,浅水未成冻。

一疏回天四海闻,欢声驰颂越江濆。


臣心总为埋轮切,帝眷偏从折槛勤。


十道乘骢争吐气,三朝鸣凤欲空群。

谔谔千言奏彩毫,英声直气冠仙曹。


批来岂惮龙鳞逆,触处真怜豸角劳。


日揭虞渊消雾雨,云收溟海息波涛。

树头绿叶无花看,树下黄花带叶开。
火化新钱忘铸字,金成小盏欠施台。
贵人亭馆何曾识,野客园林不用栽。
诸峰何盘盘,四起如帷墙。
试问客主谁,兹楼山中央。
面势既环合,结构欲飞翔。
句曲古灵壤,嵯峨屹高空。
遥联峨眉秀,近接钟山雄。
传闻兹地神仙居,卜筑今有高人庐。
春阳煦物浓若饴,蟠桃结子何累累。
仙童捧出来瑶池,大可如盎鲜凝脂。
太和孕毓流华滋,三千年方一见之。
晴天万顷浮烟水,小艇鸣榔烟水里。
一声欸乃西风起,满轮明月蓼花秋。
富贵于我真浮沤,世间何事不悠悠。
上圣敷文格远人,外藩修职用儒臣。
并驰使介逾丹徼,特设朝班觐紫宸。
炎海计程归路永,都亭燕饯宠光新。
蝉鬓云鬟逞丽妆,郁金香喷紫罗囊。
平生未识红鸾字,愿借春纤写数行。
王孙我辈人,著身一云壑。
五斗炊官仓,糟丘初不恶。
天公亦好奇,与著寻山屩。
山川吞尽一壶中,未见先生芥蒂胸。
要识广输藏粟粒,且将谈笑举针锋。
橘中载酒初无碍,花里行车足有容。
乱叠香罗,玉纤微把燕支污。
靓妆无数。
十里扬州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