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捧籯献千金,彼金何足道。


临觞赠一言,此言真可宝。


流光我已晚,适意君不早。

昔我抱冰炭,从君识乾坤。


始知太极蕴,要眇难名论。


谓有宁有迹,谓无复何存。

我行二千里,访子南山阴。


不忧天风寒,况惮湘水深。


辞家仲秋旦,税驾九月初。

西上迟迟谁挽留,了君方寸慕松楸。


三年既尽亦当起,五斗有馀非所求。


早岁向风劳企羡,残生指日愿依投。

黄金时节别且兰,为感与情忍涕难。
程缓不劳催马足,装轻未肯累猪肝。


膏肓或起生犹幸,宠辱皆忘卧亦安。

不睹孝廉面,唯闻孝廉贤。
为母两弃官,月俸不请钱。


中年厌家贪佛日,听讲楞严终十帙。

钟王顾陆几千年,赖汝风神次第传。


落魄此生看莫笑,一身还是米家船。

刘郎才滚滚,赠汝若干言。


是否西来意,将非不二门。


细应探业识,难是铲名根。

金题玉躞映华堂,第一名书好手装。


却怪灵芸针线绝,为他人作嫁衣裳。

忆我始识壮士时,西江水决横塘陂。
长官顺流放巨舸,平通竹岸穿花篱。
入门便问水深浅,出定老僧茫不知。
大火变朱夏,微凉递秋阴。
俯睇红芳丛,仰观松柏林。
感此时节改,安得不沉吟。
白夫广文杰,访我黄金台。
苦意协管律,雅颂釐清吹。
音乐缺已久,闻此喜且疑。
直卿寻乐来东游,豹谷天湖共泛舟。
春尽春光须尽领,明年春榜占鳌头。
不为泯泯即波波,天命委之人奈何。
秋雁未来君好去,文章覆瓿不须多。
诗名人自老,墨妙世谁如。
瘗鹤高风在,笼鹅逸兴馀。
藜然中垒坐,花浣少陵居。
作赋元惊坐,临池更擅场。
真行王大令,篆隶蔡中郎。
巨榜高天揭,穷碑绝域藏。
政拙居闲久,声同聚会难。
羊何多和客,李杜孰登坛。
白下流俱胜,黄初语并看。
乍得清秋雨,炎氛已自消。
诗成元寡和,兴尽转难招。
倒屣空延伫,虚堂倍寂寥。
懒向江湖作浪人,眼前花鸟易为亲。
东山老鹳知晴雨,西海浮鸥孰主宾。
止水不流方避浊,夜光投暗叹无因。
道上几青眼,偕行只弟兄。
何图共欣赏,及此慰平生。
险语沧溟破,高歌金石声。
经始岩栖日,中郎接俊贤。
英姿家玉比,文藻国华先。
朗思俱名理,清言各妙铨。
一鄂长安始息机,恰逢小雪带风飞。
即遵绿渚登仙棹,不见红尘上客衣。
转觉春来随意适,休言岁晚与心违。
今日承恩得赐归,久知性与俗相违。
冥鸿作伴声何眇,寒月窥人色自辉。
南盻溪山乘小艇,岁栽兰桂绕重扉。
闻道丰城宰,循良似母贤。
气看龙剑旧,光有婺星连。
鹤算添新甲,熊丸忆往年。
淮边陈迹试重论,走遍西途落木村。
依旧江山连北固,承平池馆羡东园。
中原入望堪垂涕,古汴无情尚有痕。
德星天遣出淮濆,玉节光华委十分。
可但筹边专馈饷,直须旷土尽耕耘。
向来我已惭无效,此去君当勉策勋。
上圣敷文格远人,外藩修职用儒臣。
并驰使介逾丹徼,特设朝班觐紫宸。
炎海计程归路永,都亭燕饯宠光新。
闽中好,此去合题诗。
极乐岩前应极乐,相思岭上可相思。
函札莫迟迟。
我早不识余山人,湖海名知三十春。
闻其欲识天下士,不厌四方走踆踆。
朅来中吴春苦雨,雨窗峭寒肌骨皴。
绣帐病缠绵。
闷极今年。
卷帘日日望秋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