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敧帽垂鞭送客回。
小桥流水一枝梅。
衰病逢春都不记。

环走几千里,驰归亦再旬。


征途饶感慨,讼牒费精神。


风雪常欺客,文章本误身。

江西菜甲要霜栽,逗到炎天总不佳。


浪说水菘水芦菔,硬根瘦叶似生柴。

新舂云子滑流匙,更嚼冰蔬与雪齑。


灵隐山前水精菜,近来种子到江西。

白日照寒野,缅然千里平。


驰晖一以没,浩荡惊飙生。


露彩林表见,月华波上明。

谁作窗间拥鼻声,更哦乐府短歌行。


从教永夜清无寐,只恐晨鸡不肯鸣。

夜宿林冈月满川,归期屈指正茫然。


也知地脉无赢缩,只把阴晴更问天。

笑指斜阳天外山,无端长作翠眉攒。


岂知男子桑蓬志,万里东西不作难。

白酒频斟当啜茶,何妨一醉野人家。


据鞍又向冈头望,落日天风雁字斜。

日暮重冈上,人劳马亦饥。


不妨随野雀,容易宿寒枝。

往辞湘水曲,今过豫章城。


改岁无多日,到家才几程。


昼怜春意迫,夜喜月华清。

半月逢梅雨,初晴客意消。


莺声临野水,松影卧新苗。


少憩休舆卒,闲行过板桥。

大宇流玄化,生情互阴朗。


积霖夜犹注,寒阳朝遽上。


肃肃晦色敛,皛皛川水广。

炎域霜何厉,寒泉木欲稀。


肩舆随落叶,晨日上征衣。


路势东南转,北风鸿雁归。

白波高拟石阑齐,翠竹斜连草屋低。


六月清风鲤鱼起,一春好雨鹧鸪啼。


有时门外无来辙,此老林中独杖藜。

使客东行莫忆家,马蹄声里度年华。


秋波浸月江铺练,木叶欺霜血染花。


问俗闾阎诗易采,忍寒村店酒难赊。

忆昔束发初,娇倚云锦机。
折花事戏剧,笑诧身上衣。


一从十五时,学向机中织。

茫茫江海暗烟涛,公子临边事武韬。


野砦入云山似印,悬岩飞雨石如刀。


马头猎罢秋风起,剑底诗成夜月高。

远山亭亭削苍玉,近山盘盘出平麓。


林生作此最奇绝,白日高堂坐空谷。


谷中出云云上天,深林曲涧回清妍。

省郎何处屯兵久,彭蠡湖西是北山。


飞箭定穿蹲虎石,放船时过落星湾。


五年鱼鸟知营阵,百里樵苏绝塞关。

送尔司征去,江干秋雨馀。


由来设关市,不在算舟车。


客路通城邑,人烟集里墟。

从师劳远涉,归兴及清秋。


即此催还觐,相看动别愁。


天垂阴洞碧,云入暮山稠。

鹤发朱颜笑语温,隐君遥在水云村。


诸生久立尚书馆,一子新开御史门。


丹灶药垆堪逸老,锦衣乌帽待承恩。

王孙为一尉,古邑近西山。


梅福仙名在,此官非等闲。


水程蟂孽后,野店鼠逃间。

庐之山,峨峨百尺青削玉。
庐之水,滔滔东归遥泻绿。


刚柔摩荡几百年,神发秀启真才育。

来时惟爱古松青,去日新松种已成。


令尹若能终此意,清风着处会知名。

古木千章翠欲交,白云疑只在松梢。


公馀莫惜频登眺,无限风烟满四郊。

社农家近白鸥沙,再系停骖候蚤霞。


闲启古囊看法箓,此身如到玉清家。

吏隐何妨任采真,匡庐山色斗嶙峋。
才分雷焕双龙剑,已得詹何独茧纶。
经术大名垂震旦,风流高谊薄苍旻。
旭日照吟鞭,薰风吹客船。
洪都新教铎,圣井旧风烟。
慷慨歌今日,迟回惜别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