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长空降瑞,寒风剪,淅淅瑶花初下。
乱飘僧舍,密洒歌楼,迤逦渐迷鸳瓦。
好是渔人,披得一蓑归去,江上晚来堪画。

绣帏睡起。
残妆浅,无绪匀红补翠。
藻井凝尘,金梯铺藓,寂寞凤楼十二。

仲淹再拜,运使学士四兄两次捧教,不早修答,幸仍故也。
吴亲郎中经过有失款待,乞多谢。
吾兄远行,瞻恋增极,万万善爱,以慰贫交,蘇酝五瓶,道中下药,金山盐豉五器,别无好物,希不责不宣。

自见来,虚过却、好时好日。
这訑尿粘腻得处煞是律。


据眼前言定,也有十分七八。

欲别无言倚画屏,含恨暗伤情。
谢家庭树锦鸡鸣,残月落边城。


人欲别,马频嘶,绿槐千里长堤。

碧砌花光照眼明,朱扉长日镇长扃。
馀寒欲去梦难成,炉香烟冷自亭亭。

辽阳月,秣陵砧,不传消息但传情。

望远行,日日望来肠欲断,数遍南风下水船。
愁中白日偏难晚,顺风顺水不易得,欲去又愁来者远。


望远行,一望令人白发生。

露滴幽庭落叶时,愁聚萧娘柳眉。
玉郎一去负佳期,水云迢遰雁书迟。


屏半掩,枕斜欹,蜡泪无言对垂。

春日迟迟思寂寥,行客关山路遥。
琼窗时听语莺娇,柳丝牵恨一条条。


休晕绣,罢吹箫,貌逐残花暗凋。

楚人巧悲秋,分作四种戚。


最极有远行,百感攒羁臆。


林鸟戢和哢,屯云献惨色。

平原已超忽,山径亦纡馀。


匹练迷征马,孤蓬伴客车。


江枫极目外,陇水断肠初。

九夏疲天旱,万物伤时热。
算都为人心,分外生枝节。
斗衣鲜马,壮社火班行引拽。

行矣去君侧,去去那复留。


会面谅已难,徘徊滋隐忧。


五里临清川,十里陟崇丘。

祥敷瑞布,琼瑶妥、片片风刀裁下。
密抛虚外,遍撒空中,顷刻粉铺檐瓦。
锁缀园林,妆点往来樵径,真个最宜图画。

晴空日照,逢澄夜、月吐银辉星莹。
运三光处,五彩腾明,做作静中瞻听。
察见真修,真炼气神攒聚,便许密游良径。

寒星黯淡,青铜色、出匣惊飞风雨。
龙鳞三尺,虎气千年,仿佛精灵堪语。
记得当时,曾带故人荒陇,此道于今如土。

青山拥高台,新亭何翼然。


长桥卧寒波,清池汇门前。


筑者吴季子,伯夷所鸠僝。

书生例饥困,世路方偪仄。
胡为乎此中,兀兀朝以夕。
问之俯而答,初意岂今日。
虎溪虽小深似海,截断英雄富贵尘。
却为渊明过溪笑,方知心自有高人。
我生发未燥,汝父以诗鸣。
忧患涉世老,襟义犹峥嵘。
晚乃得二雏,美不减徐卿。
依然东野先生也,门径萧条如寄。
谁家梁肉,到处笙歌,岂识广文风味。
数朵黄花,点缀西风篱落。
池馆幽深带薜萝。
跳珠鸣玉晚凉多。
湿来莺背一痕梭。
太玄妙诀。
悟来不须言说。
心地豁然开觉。
芳菲纫茝佩,绝似楚灵均。
遣离忧、踟蹰日暮倚修门。
想佳人情重,掩涕每思旧恩。
画阑遍倚。
行人远、怊怅新秋天气。
小雨收虹,金风摇柳,一霎暮天如睡。
雉堞斜通势不孤。
春树参差画图。
斩蛟射虎只须臾。
十二屏山曲曲遮。
秋色去应赊。
黄绵袄子落檐牙。
耿耿铜壶滴漏长。
虚空万籁清商。
揽衣起坐碧纱窗。
深红浅紫,西园路、绿叶扶苏清晓。
水边林下,午醉晨妆,粲粲不知多少。
数百成丛,斜傍石榴花下,开时也随人好。
睡鸭香残夜似年。
嘹唳征鸿满天。
玉楼冻合耸鸢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