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尽日廉纤雨。
寒意时侵庭户。
过了端阳,裁缝尚迟衫纻。

相忆何如相见好,往来唯子情真。
小年志气恰如神。
语随残烛尽,心共㬉炉温。

玉堂金马退朝回,常忆班行一字开。


东阁共推萧相入,西川独数子云才。


瞻云已识亲帏近,捧日频劳御札催。

阁下帆初落,江干雨正疏。


感君千里意,远致一封书。


旧宅蓬蒿遍,新愁瘴疠馀。

山中礼忏始出山,盘绕香云两袖间。


陟岵只徒抒望眼,闻经真可破幽关。


修诚已入莲花界,敛虑方依满月颜。

对月高怀策,开缄念远行。


征裘万里色,岭树九秋声。


彩笔丰城气,虬珠合浦明。

又买江头上水船,春风逐日岸花鲜。


才抛药碗身夸健,为爱名山力便全。


荒草久嗟迷古砌,镰刀新刃让先鞭。

曾开白社向琼台,好友如林共茗杯。


永岁独悬沧海月,多时空折岭头梅。


闲敲玉磬催晨梵,静数金风动律灰。

多君真有子,患难自能将。


儿戏劳三尺,悲酸尽两行。


旅途堪强饭,归路更烧香。

故里三年别,风波此日归。


天倾身蚤贱,道在怨应希。


秋叶霜飞冷,滩声夜听微。

归路同良友,兼逢野寺僧。


松枝高壮气,海色送孤城。


潮起船头合,江虚棹影清。

男儿负所学,挟笔干时贤。


所求贵得志,展翼青云巅。


家住扶桑下,门临铜柱边。

别去常常恋此情,明开道眼博浮名。


几年便可悬金印,万里真难走玉京。


御苑柳阴随地绿,琼山海色照人清。

梦蝶幽人骨久寒,流离谁复哭云端。


能来海角真痴绝,复典春衫识路难。


佛种有缘终莫断,世间如幻好平观。

君家旧簪笏,似舅岂云虚。


事业旧麟阁,文章新石渠。


芦沟匹马外,御苑惠风纡。

台门屋坏中丞去,秘阁檐摧少令归。


赖有温公遗事在,故应早晚入黄扉。

平时沉伏草莱间,见说昌江治政贤。


爱浃羽毛人自畏,诗成金玉俗争传。


一麾出守今行矣,万室倾思正惨然。

男子生当自树立,莫令寂默终无名。


膏粱孰与文章乐,锦绣不如仁义荣。


予病淹留岂得已,子今闲暇固当行。

青衫慰子久蹉跎,各喜流年壮未过。


金玉曹刘初并价,渊源游夏复同科。


红尘去马侵星月,绿水归艎触芰荷。

郁葱佳气。
天降麒麟瑞。
回首处,江城外。

丹桂亭亭五十尺,共持玉斧取来看。


从前知有姜肱被,草怕早春天上寒。

阳春三月黄鸟鸣,送汝今出长安城。


长安南去七千里,故乡迢递西江水。


西江水阔鸿雁稀,故乡今岁尺素违。

二十年前旧馆僚,风尘鸾鹤见高标。


翛然句曲山中往,径赴华阳洞里招。


谢客三江忻独泛,尚生五岳讵辞劳。

山城人暝问行踪,二十年来是梦中。


红烛喜亲今语笑,乌纱新饰旧形容。


官卑却有纲常寄,地僻堪成久大功。

遄归不为锦衣游,壮尔春秋大复雠。


疏有青霜含楚些,誓将白水拂吴钩。


寒原得句梅花骑,渃日分襟橘柚洲。

君马匆匆赴信阳,虽云同郡似它方。


村沙卷尽黄昏日,海水吹成半夜霜。


别恨不须青草色,归期当及小桃香。

常年寡游从,所值必名胜。


历谈或忘言,分袂每败兴。


旁观固多贤,此唱彼不应。

良天佳月共中秋,绿水青山一倚楼。


今古情怀只如此,几多杯酒可销愁。


得随撰杖平生愿,又向乾封数日留。

雪岭吹寒雾,行田过远村。


班荆得佳士,促席置清尊。


官业从兹始,离怀不用论。

巾子峰前□岁盟,观光未久去王城。


匆匆又省安阳墓,不负西风万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