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犬戎腥四海,回首一茫茫。


血战乾坤赤,氛迷日月黄。


将军专策略,幕府盛材良。

一官留隐太常中,生事萧然信所穷。


有力尚期当世用,无求今见古人风。


邅回旧学皆残稿,邂逅相看各老翁。

佛法入中国,尔来六百年。


齐民逃赋役,高士著幽禅。


官吏不之制,纷纷听其然。

我欢常在梦,无心解伤别。


千里万里人,只似眼中月。

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


荷笠带斜阳,青山独归远。

禅客无心杖锡还,沃洲深处草堂闲。


身随敝屦经残雪,手绽寒衣入旧山。


独向青溪依树下,空留白日在人间。

南地随缘久,东林几岁空。


暮山门独掩,春草路难通。


作梵连松韵,焚香入桂丛。

灵台右鹑首,南北两山间。


我来春未几,红叶绕斑斑。


与君早相求,携手问两山。

此去清凉顶,期瞻大圣容。


便应过洛水,即未上嵩峰。


残照催行影,幽林惜驻踪。

灵州天一涯,幕客似还家。


地得江南壤,程分碛里砂。


禁盐调上味,麦穗结秋花。

上略在安边,吴钩结束鲜。


三公临右地,七萃拥中坚。


旧垒销烽火,新营辨井泉。

师今此去几时回,是法初无去与来。


一句但言无可得,宝函封印不须开。

岘山峰顶五花堂,曾见迷津赖法航。


霅水江流同一滴,未妨作戏更随场。

甚深真谛不容声,溢水炉峰照坐明。


悟般若人居般若,钟鱼都是妙香城。

十年劳远别,一笑喜相逢。
又上青山去,青山千万重。
漕河运道上燕都,身佩元戎赤虎符。
给饷萧何功不细,九边飞挽足防胡。
岁岁江南百万来,飞帆扬子急如雷。
太仓红积纲头雪,又报均输一度回。
大淮东下接黄河,功比当年瓠子多。
治粟舳舻衔尾入,黄旗珠纛照烟波。
河山带砺汉诸侯,供亿军储寔借筹。
应向平江祠下过,凿渠今得护千艘。
灵官秋晓望名山,天上恩波逐棹还。
福地万年祈圣寿,云裳几日簉仙斑。
朝元紫气中霄接,出洞清溪下界环。
文采风流杨令尹,一官政满上京畿。
栽花岁久成花县,制锦功完又锦衣。
伯起家声谁得似,大年才业世应稀。
貂裘离阙下,初佐汉元勋。
河偃流澌叠,沙晴远树分。
牛羊下暮霭,鼓角调寒云。
战士长戈赴荔原,谋臣献策庙堂间。
吾师倜傥浮屠隐,不事王侯事经论。
两街推许住灵岩,百鸟衔花待师□。
僧读儒书举世稀,惟师精学出尘机。
上都香火安禅久,东国林泉徇众归。
道在莫从形相索,身闲都觉利名非。
灵师殊可尚,颇不类浮屠。
托迹虽依佛,留心独喜儒。
风尘倦京洛,水石隐句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