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去去持丹笔,当官议是非。
壮心低仕路,恋涕湿亲衣。
汲浪樯乌急,吴霜稻蟹肥。
雨洗春枝冷,莺愁晚更啼。
感时双泪落,送客片帆西。
淮隰逢鸰羽,京尘纵马蹄。
西蜀东吴万里程,偶然相值两浮萍。
黑头君已登三馆,白发吾方醉六经。
夜幌论文灯耿耿,春堤把袖草青青。
中年谢傅良多感,欲别能忘作恶无。
今日与公休惜别,须知元不隔江湖。
战和未定议纷纭,草茅有忠天莫闻。
公乎行矣陪国论,毋愧新亭千载人。
胸中深蟠万卷馀,笔端倒倾蛟室珠。
掖垣政要舍人样,致主泽民推宿儒。
紫禁胪传第四人,锦肠贝齿凛长身。
三年来作诸侯客,千里江山阴受春。
圣主方怀南顾忧,且烦持节按闽州。
政成早作朝天计,两地端须第一流。
谏省归来三载馀,君王应渴见鸿儒。
七闽重地谁能漕,聊出长才为转输。
铁冠慷慨老臣风,谏纸雍容补衮功。
久以精忠简天上,暂将和气到闽中。
三槐名德萃清门,七叶为州赖有君。
道院无忘山谷赋,郡斋当继颍滨文。
君应膝上怜文度,我向东床忆右军。
遂初陈迹遽凄凉,击叹青箱极荐杨。
谈笑于侬情易厚,典刑使我意差强。
重屏旧画论中主,古殿遗文话阿章。
万卷诗书老雪溪,颀然二子和埙篪。
绝怜伯氏久亡矣,犹幸夫君及见之。
来上鹓行人谓晚,往舒骥足自嫌迟。
筮仕一何早,字民一何迟。
历历三十年,中间多险巇。
宦途祇平进,分寸穷攀跻。
万山四塞围平陆,大为关中次为蜀。
我生东南未曾到,蜀士游从闻颇熟。
自从襄阳上峻途,高欲登天下临谷。
天清无云秋气明,好风丛桂传芳馨。
乃于此时送君行,江空目短难为情。
蚤从两川驰大名,眉宇莹彻春壶冰。
王郎天下士,中和自生禀。
澹然初无营,见者辄敛衽。
幕中资婉画,处事极精审。
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
蜀道易,易于履平地。
蜀山天险固自若,视难为易在人尔。
江头潮生江月小,暝烟绿暗垂杨道。
有客扁舟送史君,道傍不怕揶揄笑。
向来一别三换岁,正喜情亲得倾倒。
去矣辞乡国,参辰各一隅。
悠悠念戚里,望望入天衢。
景色当春媚,烟花满道铺。
今之太守古诸侯。
露冕专城拜宠优。
羡尔福星临越徼,慰予乡思在罗浮。
燕市悲歌又送君,清秋鸿雁感离群。
酒钱尚愧苏司业,坐客空怜郑广文。
三泖夜谈斋对月,九峰晴望馆为云。
把酒关河暮,征帆潞渚开。
风流江左地,文雅仲宣才。
白雪曾倾市,黄金独上台。
怪朝来、片红初瘦,半分春事风雨。
丹山碧水含离恨,有脚阳春难驻。
芳草渡。
方今禹稷际昌期,河水横流适在兹。
十七万人重浚日,三千馀岁再清时。
相君功德邱山重,天使声名草木知。
南台二十四松厅,上应微垣执法星。
定有威名清广海,岂无章疏动朝廷。
铁冠精彩还簪笔,宝剑磨砻始发硎。
句曲仙人止善君,乱离何处避尘氛。
独乘一苇淩沧海,谁共三茅管白云。
丹井洗瓢分石髓,宝函封检秘天文。
谪宦南来莫怨嗟,府中争喜判生花。
中朝正合持衡鉴,御史何曾负国家。
未忝阳城官有庳,全胜贾谊傅长沙。
江海飘飘万里身,醉游随处乐天真。
地无王气非佳地,人有方瞳是异人。
可恨龙盘遗建业,谁怜鱼腹葬灵均。
千官吉日听宣麻,白发文臣帝汝嘉。
池凤有毛皆五色,蕊珠无树不三花。
绿绨诏底书分雨,红锦囊中字剪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