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原上累累古冢高,昔时意气尽贤豪。


断碑名姓已磨灭,永日东风吹野蒿。

河势东回今几年,浓阴满目尽桑田。


川原变化无终极,一气不为常寂然。

绿柳阴中白浪花,河边日日暗风沙。


解鞍纵马悄无事,隐几看书随处家。

极目王畿四坦然,方舆如地盖如天。


始知恃险不如德,去杀胜残已百年。

我行陈许郊,千里平若掌。


居民杂荆榛,耕少地多旷。


野兔乍跳奔,惊鸢或高扬。

霜雾沈远星,芳林语春鸟。


客眸带馀睡,马力健清晓。


凝烟披草际,初日动林表。

秋野苍苍秋日黄,黄蒿满田苍耳长。


草虫咿咿鸣复咽,一秋雨多水满辙。


渡头鸣舂村径斜,悠悠小蝶飞豆花。

孤舟夜行秋水广,秋风满帆不摇桨。


荒田寂寂无人声,水边跳鱼翻水响。


河边守罾茅作屋,罾头月明人夜宿。

客行趋阳翟,驱马登高岗。


群山拱西都,回首瞰许昌。


原田秀且润,烟水远分行。

连山赴灵龟,石脚叠如积。


巍峨黄金刹,负此鳌背力。


孤舟系东风,淮雨暗春色。

尘壁苍茫有旧题,十年重见一伤悲。


野僧欲与论前事,自说年多不复知。

绿野新晴风日凉,肩舆细路转重冈。


桥边野水侵官道,旋唤渔舟渡夕阳。

蚕老麦枯田舍忙,谁令四月雨浪浪。


未容乌鸟私遗粒,鸣蚓跳蛙欲满场。

我亦扁舟一散人,江湖为洗十年尘。


笔床茶灶经过地,风月相望亦有神。

映日断霞临水尽,出云新月向人来。


野塘秋晚无行迹,点点黄花照水开。

冥冥烟外鸟飞归,野老得鱼收网回。


隔浦断霞沉欲尽,半弯新月出云来。

系马操舟问楫师,却疑淮口挂帆时。


人间迁改何须问,便作江湖未可知。

日斜沙路马翩翩,故欲迎凉不著鞭。


谁解多情似新月,伴人归去照人眠。

凛凛春寒犯客裘,轻阴残雪放孤舟。


无端惟有堤边柳,作态东风恼客愁。

萧萧古道西风雨,惨惨黄昏匹马行。


未遇功名莫嗟叹,逢时更自忆平生。

去岁秋时去,今年秋又来。


浮名何所得,岁月苦相催。

东行十日何所有,衰草白茅梁宋陂。


大风官树吹半折,欲雨野云垂不飞。


十年所遇半陈迹,千里独愁怀所思。

浩浩浑流卷白沙,中流鼓棹四无涯。


喜逢山色开眉黛,愁对江云起炮车。


雨足郊原丰稻菽,日斜鸥鹭满蒹葭。

落月娟娟堕半环,呕哑鸣橹转荒湾。


东南地缺天连水,春夏风高浪卷山。


旅食每愁村市散,近秋已觉暑衣单。

山雨夜尘息,林霜晨气清。


荒城馀古木,破冢有新耕。


风俗通秦壤,川原抱洛京。

日出客心喜,路平人足轻。


风高不成冷,雨过有馀清。


水落溪鱼出,村深田鹳鸣。

徒旅已屡憩,过山知几峰。


空畦鸣野水,坏道拱寒松。


醁酒自能暖,褐裘初御冬。

秋野连云静,三吴稻熟时。


风江客帆疾,晴野雁行迟。


草木霜天晚,山川泽国卑。

地平弥望水,舟稳满帆风。


黄叶新霜后,青山落照中。


封疆天象别,风俗岛夷同。

欲雪日易晚,不寒风更清。


崩桥断官路,积水入空城。


屏翳野初烧,降丘民始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