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柏林寺中千株柏,蛰月寒虬怒生翼。
谁为吸尽西江水,一吐阿兰双素壁。


永夜旋愁牛汉翻,中堂陡见龙门辟。

智者创物,能者述焉,非一人而成也。


君子之于学,百工之于技,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。


故诗至于杜子美,文至于韩退之,书至于颜鲁公,画至于吴道子,而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

贵人金多身复闲,争买书画不计钱。


已将铁石充逸少,更补朱繇为道玄。


烟薰屋漏装玉轴,鹿皮苍璧知谁贤。

西方真人谁所见?


衣被七宝从双狻。


当时修道颇辛苦,柳生两肘乌巢肩。



初如蒙蒙隐山玉,渐如濯濯出水莲。

何处访吴画?


普门与开元。



开元有东塔,摩诘留手痕。


吾观画品中,莫如二子尊。

暂移三席款云关,木末阑干暮紫间。


绛帐莫贪江上路,青鞋先试水西山。


伯阳有道来重趼,御寇他年忆解颜。

新安学宫天下稀,先生孝友真吾师。


斑衣误作长裾曳,二年思归今得归。


笺词上诉人叵挽,玺书赐可群公叹。

青槐夹驰道,方辔下麒麟。


朅来游绀宇,历玩同逡巡。


吴画与杨塑,在昔称绝伦。

强颜求世亦何从,甔石时时得复空。


何日能无寒饿役,此身得与圣贤终。


人生汲汲须高致,世态浑浑未易穷。

不恨郎潜有二毛,喜从仙禁接官曹。


重吟紫殿森珠网,纵观诸郎夺锦袍。


汗血来时皆骥子,神仙不动倚灵鳌。

池上君今得凤毛,阶庭兰玉见儿曹。


横参气象开衡石,丹桂芬香近赭袍。


冀北群空经相马,海滨人去复连鳌。

灵光岁久独岿然,岘首遗碑亦未迁。


会向三生记前佛,暂从方丈识诸天。


篆香徐刻黄金印,梵宇时开贝叶篇。

别君犹索祖君诗,聚散随缘总莫期。


南北岐途千载泪,漳潮衣带一方思。


凭兹别意难言处,正想离情无尽时。

莫将幽显较精粗,人鬼从来理不殊。


磊砢挐云传怪状,论师天眼识工夫。

长蛟猛虎不难屠,大勇其惟改过乎。


抛却步光为善士,方知自砺有工夫。

高才真干父,新渥继难兄。


舟楫维湘岸,簪缨觐汉京。


学虽工比兴,科亦要刑名。

昔我为行客,烦君作好诗。


今吾仍是主,送子得无辞。


文赋须勤作,经书莫暂离。

岭南荔子似闽中,写出累累锦一丛。


记得高凉当日事,两株斜映小窗红。

五指低垂缀一柯,名园佳果似兜罗。


生来自有黄金相,欲向阿难顶上摩。

去年灯宴苏端宅,又见西堂火树春。


丹穴岁能飞鸑鷟,黄门家更送麒麟。


筵开汤饼叨为客,笥贮诗书代有人。

馆近梅花大树村,葛洪去后几株存。


香闻半岭空鸾啸,月挂高枝有鹤翻。


岁暮莫吹江客笛,山寒犹在汝阴园。

门径欢相过,荀陈谊自深。


芝兰偏满室,薜荔已成阴。


浊酒全生理,匡床出世心。

崚嶒削玉倚江隈,片片夫容入望开。


酷暑已烦风卷去,新诗犹被雨频催。


一尊闲对千秋客,半曲光浮百尺台。

青冥联翼鹄,志节傲云机。
凶变家多难,年荒岁愈饥。
运乖生事拙,贫病壮心违。
尺素频来墨未干,斋头时得奉清欢。
灯前试检题纨迹,风雨冥冥那忍看。
名园围近市廛间,酒伴词人日往还。
竹里云归团绿影,城头过雨出青山。
开尊兴剧谈锋折,入座凉生茗碗闲。
俯仰百年内,聚散成蕉鹿。
功名富贵等浮云,株守蓬门亦碌碌。
君不见李太白在咸阳,朝朝醉卧美人床。
开径延三益,为轩借数楹。
不辞河朔饮,偏得古人情。
茗色侵兰薄,炉香透竹清。
管弦喧处盛繁华,第五台前月未斜。
歌舞散时箫鼓歇,笛声空自听邻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