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身竟无托,远与孤蓬征。


千里失所依,复将落叶并。


中途偶良朋,问我将何行。

招魂定情,洛神清思。
覃曩日之敷陈,尽古来之妍媚。
矧今日之逢逆,还前世之灵异。

嗟夫,卞赏珍于连城,孙别骏于千里。
彼珍骏以贻爱,此陋容其敢拟。
丁旷代之渥惠,遭谬眷于君子。

见五渎之东写,睹六水之南驰,挥灵海之委输,孰石穴之永归。


若乃长山款跨,外内乖隔,下无伏流,上无夷迹,麕兔望冈而旋归,鸿雁睹峰而反翮。
既陟麓而践坂,遂升降于山畔。

晓月发云阳,落日次朱方。


含凄泛广川,洒泪眺连冈。


眷言怀君子,沉痛结中肠。

卧洞房兮当何悦,灭华烛兮弄晓月。
昨三五兮既满,今二八兮将缺。
浮云褰兮收泛滟,明舒照兮殊皎洁。

客夜梦见延陵茅山,在京之东南。
明旦,得《洞经》,所载罗浮山事云,茅山是洞庭口,南通罗浮。
正与梦中意相会,遂感而作罗浮山赋。

于天唯舍唯甩。
其见也则如游龙,其潜也则如隐凤。
来无所从,去无所至。

【其一 · 魏太子】


百川赴巨海,众星环北辰。


照灼烂霄汉,遥裔起长津。


天地中横溃,家王拯生民。

武帝初起铜雀台,丕又建阁延七子。


日日台上群乌饥,峨峨七子宴且喜。


是时阁严人不通,虽有层梯谁可履。

阿兄昔作临漳宰,飞盖西园继昔贤。


铜爵砚傍春判牍,鸬鹚坡上夜回船。


五湖归隐头今白,昨夜思君月正圆。

年华风柳共飘潇,酒醒天涯问六朝。


猛忆玉人明月下,悄无人处学吹箫。

改服乘春豫,徵徒何缤郁。


苑薄孟门塞,椒崇邺河曲。


霞空散丛绮,风漪写文縠。

独倚空楼畏景残,凝眸魂断楚云端。


猿清好杂江声听,山远宜和霁色看。


鸟掠平芜堪入画,风来危槛欲生寒。

虚室凝愁厌夜眠,长吟静对欲凉天。


梦回故国人空远,望断重城月自圆。


时泰未能抛组绶,性孤终是忆林泉。

词客支离岂讳穷,枉将车笠托群雄。


大名应耻居王后,奇骨真宜葬邺中。


白雪诗坛元不古,朱门交道况难终。

南北各何之,重来宁有期。


相将行数里,欲别立多时。


野店人烟迥,前村草木衰。

昔我年少思远游,飞行八极寻浮丘。


梦寐三花映绝壁,昆仑倒挂黄河流。


主人况有淮南术,要我峰头炼金液。

逐鹿营营一梦惊,事随流水去无声。


黄沙日傍荒台落,绿树人穿废苑行。


遗恨分香怜晚节,胜游飞盖想高情。

白昼阴风走北原,阴云漠漠岂堪论。


卧龙不出黄巾日,如蜮能盘太极门。


台上夜寒翻艳曲,宫中斜影立冤魂。

漳河流尽故宫尘,霸气如从马首新。
东汉缀旒因有国,西园飞盖若无人。
风悲古冢啼山鸟,日射寒塘散渚蘋。

城则邺城水漳水,定有异人从此起。

雄谋韵事与文心,君臣兄弟而父子。

英雄未有俗胸中,出没岂随人眼底!

功首罪魁非两人,遗臭流芳本一身。

闻说怀经济,乘闲过隐庐。
话言殊不逆,交分合何如。
道愧将时背,心非与世疏。
漳南望断客愁新,往事悠悠起战尘。
地下奸雄无用处,别时歌舞可怜人。
河声入梦俱成泪,草色生秋不计春。
苦无官况莫来休,羞见傍人说宦游。
九十日秋蛩共语,两三夜雨雁供愁。
腐红只有虚名在,坚白难将实意酬。
城堞阴阴,又隐约野山,四野萧瑟。
宝屑吹尘,酒香黏雨,胡儿邺下遗迹。
画帘影隔,佩环风动高楼侧。
铜雀台荒霸业灰,岿然冢土邺城隈。
如今片瓦犹珍赏,谁得陈思八斗才。
疑冢纷纷误子孙,西陵芳草自黄昏。
那知漳水沧桑易,竟被村童阚墓门。
漳河流水漫无声,铜雀空留昔日名。
几片瓦寻文士迹,一边鸦点夕阳城。
英雄不护生前短,歌舞难忘死后情。
年去年来秋更春,魏家园庙已成尘。
只今惟有西陵在,无复当时歌舞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