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白雪楼中一望乡,青山蔟蔟水茫茫。


朝来渡口逢京使,说道烟尘近洛阳。

昔是诗狂客,今为酒病夫。


强饮翻怅望,纵醉不欢娱。


鬓发三分白,交亲一半无。

汉郎清晓赤墀趋,楚老西来望隼旟。


侍史护衣薰蕙草,辘轳要剑从骊驹。


阳春绕雪歌低扇,油幕连云水泛渠。

君思郢上吟归去,故自渝南掷郡章。


野戍岸边留画舸,绿萝阴下到山庄。


池荷雨后依香起,庭草春深绶带长。

折杨黄华笑者多,阳春白雪和者少。


知音四海无几人,况乃区区郢中小。


千载相传始欲慕,一时独唱谁能晓。

楚望风烟倚绣楹,使君静治有高情。


袛应襦裤新翻曲,压倒当年寡和声。

一岁忧兵四阅时,偷生不恨隙驹驰。

如何南纪持竿手,却把西州破贼旗。

傥有青油盛快士,何妨画戟入新诗。

赐衣兼授节,行日郢中闻。


花发登山庙,天晴阅水军。


渔商三楚接,郡邑九江分。

楚之襄王问于宋玉,玉时对以郢中歌,歌为白雪阳春曲。


始唱千人和,再唱百人逐。
至此和者才数人,乃知高调难随俗。

弯弓落飞鸟,少也向幽州。


来作汉官属,耻为戎国留。


身轻抛马辔,地暖厌狐裘。

郢国当时唱,犹传白雪真。


问今非昔日,和者几何人。


客自射飞雁,渔能供跃鳞。

西郊去岁揖行人,柳暗花浓又一春。


坐想高风清入骨,沉吟佳句健生神。


潺湲杳霭烟波古,散诞逍遥兴趣新。

楚江白逶迤,楚山碧参差。


玉炊稻粒长,缕切鱼腴肥。


羡君尽室行,飘然无所羁。

适意遗轩冕,轻于鸿一毛。


扁舟千里远,佳句百篇豪。


酒饮宜城美,歌闻白雪高。

读君丁卯集,想此建桥时。


荒草一区宅,清风七字诗。


吴云含静态,郢树寄馀悲。

雕鹗上云汉,虎豹守天关。
一官游戏,笑向古郢试朱轓。
天下封疆几郡,尽得公为太守,奉诏仰天宽。

使君双旆拥朱轓,竹马先迎近郭春。


且听郢人歌白雪,莫因骚客念东门。


新诗为我应须寄,往事知谁与细论。

千人插羽迎,知是范宣城。


暮雪楚山冷,春江汉水清。


红鲜供客饭,翠竹引舟行。

佐幕才多始拜侯,一门清贵动神州。


霜蹄晓驻秦云断,野旆晴翻郢树秋。


几处尘生随候骑,半江帆尽见分流。

厌郎思出守,遂领汉东军。


望月逢殷浩,缘江送范云。


城闲烟草遍,浦迥雪林分。

露下晚蝉愁,诗人旧怨秋。


沅湘莫留滞,宛洛好遨游。


饮马逢黄菊,离家值白头。

蓬莱才子即萧郎,彩服青书卜凤皇。


玉佩定催红粉色,锦衾应惹翠云香。


马穿暮雨荆山远,人宿寒灯郢梦长。

楼槛凌风,四边浑是青山绕。
水空相照。
天末归帆小。

孤城临远水,千里见寒山。


白雪无人唱,沧洲尽日闲。


鸟归残烧外,帆出断云间。

但见苍山插霄汉,石城古木高崔嵬。


城头层楼又清绝,尚有遗音名白雪。

当空一鉴正团圆,万里青宵散紫烟。


秋气清明当永夜,晴光皎洁满中天。


苍松影转虚窗外,丹桂香分丈席前。

父母育我田使君,精神为人上天闻。


田中致雨山出云,但愿常在不患贫。

十相端严具足身,一团杨柳净瓶春。


石城莫与蛾眉看,羞不如人却妒人。

楚人不识女须面,只画昭君并莫愁。


赢得江南穷相眼,自嗟空白一生头。

楚有章华台,遥遥云梦泽。


复闻拥符传,及是收图籍。


佳政在离人,能声寄侯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