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吴兴昔王孙,能画世莫及。


观其二松图,矫若龙出蛰。


蟠根破坤舆,拔萃滃原隰。

竹性本孤直,磬折良可怜。
由来刚介有摧挫,岁寒然后知真坚。


虚堂无人清气会,日满高林风影碎。

天厩之马高且肥,王孙貌出真绝奇。
杜陵寒儒恒苦饥,枉使韩干遭诮嗤。


渥洼天马龙象力,朝发太蒙暮西极。

镂花镌叶。
满枝风露和香撷。
引将芳思归吟箧。

博士才名贺白流,讵应蚤计到菟裘。


宫中未索清平调,海上聊为汗漫游。


隐几饱看山变态,开轩惟对竹清修。

乃翁去记玉楼成,岁帅乡人祀洛英。


文耀可无田助祭,象贤赖有谷传声。


奇葩融结双莲瑞,奕叶追攀五桂荣。

紫芝仲白飞仙去,常恐英才不复生。


人叹斯文逢厄运,天留此老主齐盟。


执鞭孰可为之御,序齿吾犹事以兄。

不向莺边系宝鞍,海门东畔把鱼竿。


无蒲萄酒博太守,有竹枝歌传小蛮。


到处名山留屐齿,看来元气在毫端。

乍看华扁费寻思,徐叩微言极坦夷。


无可奈何安命者,吾非恶此欲逃之。


万羊赋禄渠前定,二鸟蒙恩彼一时。

身已明农老一丘,屡空何以答珍投。


新腔高处古乐府,警句当家小倚楼。


此笔生花尤组丽,彼风吹箨漫轻浮。

福唐少尹平生友,函送王孙一卷诗。


始信人间有龙种,又疑天上下麟儿。


月须玉斧修成后,仙待金丹炼熟时。

赵叟生长太平,以著色花擅名。


自古良工独苦,于今墨画盛行。

绕林寻香不见,对花写貌失真。


痴人鼻孔无辨,俗子毫端有尘。

高标可敬难狎,幽香似有如无。


世间少别花者,海上多逐臭夫。

屈子平章荃蕙,荀卿区别芷槐。


志洁真饮露者,性恶似渐滫来。

平生憎鲍鱼肆,何处割山麝房。


试与君评花品,不如渠有国香。

世儒通易少,公子信人豪。


几载韦编绝,三篇纸价高。


素心鄙温饱,馀事及风骚。

系出诸王后,名高胄子中。


昔惟称八凯,今复有□□。


疏可编遗史,诗宁论变风。

紫芝仲白俱仙去,晚秀惟君擅士林。


字肖率更亲手作,诗疑贾岛后身吟。


九成合奏音方备,三染为纁色始深。

嘉树名亭古意同,拂檐围砌共青葱。


午阴闲淡茶烟外,晓韵萧疏睡雨中。


开户常时对君子,绕轩终日是清风。

枫林荻港白昼静,落雁飞鸥尽日闲。


平远起君千里恨,清诗可要助江山。

江上孤烟蔽远林,秋原人静下鸣禽。


水乡此景常经眼,谁信侯家画万金。

长松掀髯若群龙,下绕宫阙云千重。


凤凰山头望前殿,翠涛正涌金芙蓉。


海门日出潮初上,白鹤飞来近仙掌。

圉圉洋洋各自由。
或行或舞或沈浮。
观鱼未必知鱼乐,政恐清波照白头。

九鼎重安国势牢,功名易办谤难逃。


手扶日月扫云雾,身向江湖直羽毛。


雪锦诗成先谶兆,金縢书启见勤劳。

天造此一景,趋然阛阓间。


坐分台上石,看尽越中山。


松月照今古,樵风送往还。

层台高几许,此即会稽图。


一目空秦望,千峰压镜湖。


云烟分境界,城郭限廉隅。

翰林作醉石,偶似苍於菟。
龙眠见之笑,为作匹马弯雕弧。


云是将军出夜猎,上有仇池行草书。

翩翩佳公子,逸气凌青云。


戏写苍石姿,遂逼仇池真。


平生三昧手,举世谁与伦。

西来倦客厌飘零,一见宗枝眼为青。


世事绝知尘外少,雨声更在竹间听。


铿如曲奏江边瑟,清伴风鸣塔上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