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至静在平气,至神惟顺心。


道非贵与贱,达者古犹今。


功名属廊庙,闲暇归山林。

松风竹雨共谈空,楼阁参差古叠重。


急水滩头道人住,亦如前佛在因中。

三十始一命,宦情多欲阑。


自怜无旧业,不敢耻微官。


涧水吞樵路,山花醉药栏。

渟渟岩下泓,澄碧落梧影。


寒瑶披清飙,残月照濎濙。


俯渊测浮云,流日荡苕颖。

戍古城荒地势雄,一亭分半庾楼东。


庐山面目今真识,江汉朝宗此会同。


司马宅荒惟苦竹,元规尘远尚西风。

植物惟竹尤清刚,高君占断作屋场。


首阳二子艴然怒,柰何千载侵了疆。


七贤六逸接踵起,纷纭聚讼如堵墙。

胡公饮菊潭,八十冠貂蝉。


高叟饮菊涧,六十雪满颠。


胡公死无名,高叟生无权。

先生手种千竿竹,俨如壮士衣冠肃。


林端结阁挹清风,阁上幽人峙双玉。


春风飞尽玄都花,秋霜半落平泉木。

我昔游七闽,百岭争巀嶪。


白云涨川原,深谷如积雪。


又游天姥岑,幽磴缘曲折。

郎潜暇日多冥搜,夜深独上千尺楼。


天回海立月正湿,风起云涌山疑浮。


萦青缭白互变灭,浮岚飞雾寒飕飕。

美矣高夫子,能文武亦全。


横琴弹夜月,洗剑动秋泉。


酒熟春如海,诗闲日似年。

三尺高唐帝子坟,东风吹草绿沄沄。


官中子母生前别,天上箫韶梦里闻。


日暮白杨飞乱雪,夜深黑气结愁云。

御墨淋漓,到飞字、百身难赎。
弹指罢、遗黎梦断,旧都沦覆。
十二金牌丞相诏,风波片纸君王狱。

故人胸次满霞烟,画出云林与石田。


爱杀桥西扶杖者,无人相与踏秋天。

君家此画何由得,峭壁阴森如铁色。


高阁平临烟雾低,长松□舍雷雨黑。


寒绡七尺半是云,深林窈窕路莫分。

芒砀真人赤龙子,一剑入关秦鹿死。
黥王菹醢过故乡,仍冠竹皮相尔汝。


故人父老喜欲狂,至尊含笑袍花光。

孤兴日自深,浮云非所仰。


窗中西城峻,树外东川广。


晏起簪葛巾,闲吟倚藜杖。

我家仇山阳,昔有数椽屋。


误落尘市间,读书学干禄。


井枯灶烟绝,况复问松菊。

登封大夫汉师儒,颍水洗出商山须。
袖携尺素照秋碧,何年沧海遗神珠。


三台光气五云朵,嵩君潮来亦轩渠。

吾爱龙门子,解作无声诗。
今为玉堂客,留此粉墨奇。


满堂山水多佳处,何限清辉阜阳曙。

我昔放仙鸟,梦游东海滨。


行歌小山桂,遂偶沧洲人。


结交龙门子,招邀浮丘生。

海上见空翠,黄山积扶舆。
连林结幽构,中有千卷书。


白日但垂帷,抱琴常晏如。

水墨不求似,意在丹青表。
前朝独数僧匡然,后有方壶可同调。


龙门此日发天机,挥霍霜毫亦神妙。

无诸故国新宁县,西控雄藩古侯甸。


文物遥通汉职方,河山旧入秦封建。


霸气荣光几百秋,卉衣椎髻变中州。

延陵逸人偏爱山,梦飞一室窈窕间。


仙舟往往弄溪月,幔亭绿水声潺湲。


别来林下多幽思,乃与图中偶相似。

我昔大醉清晖楼,烛前醉眼如沧洲。


九华五老将心远,七泽三湘随梦流。


湘纹卧簟清如水,纨扇平头小奴子。

古人逸笔多大意,寿岩宝晋方壶是。


今之画史谁最奇,玉堂待诏予知己。


此君别自有天机,恰似张颠草圣时。

高君兴发泉石间,含毫挥霍写云山。
白云无心去复还,青山对人闲更闲。


垂萝飞鸟疑可扳,浅浅石濑流潺湲,岚烟瀑雨清心颜。

山郭雨新霁,孤云湿犹飞。


岚岭隐空翠,石林闲清晖。


时与同心人,逍遥爱荆扉。

清朝戚畹尚风流,簪佩林泉结胜游。


转首西园摇落后,大梁佳气也成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