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系虚舟取性颠,浮河泛海不知年。
乘风安用青帆引,逆浪何须锦缆牵。


云荐枕,月铺毡,无朝无夜任横眠。

草草园林作洛川,碧宫红塔借风烟。
虽无金谷花能笑,也有铜驼柳解眠。

春似旧,酒依前,何妨倚杖雪垂肩。

通处灵犀一点真,忺随紫橐步红茵,个中自是神仙住,花作帘栊玉作人。


偏澹静,最尖新,等闲舞雪振歌尘。
若教宋玉尊前见,应笑襄王梦里寻。

篱下黄花早已雕。
镜中华发不相饶。
清霜白露烟光晚,去雁来鸿客路遥。

袅袅西风锦树新。
一年芳景属流尘。
莫辞雨滴寒鸣夜,曾抱花枝暖过春。

水蝶岩蜂总不知。
艳红凝露万千枝。
石家锦帐遮金谷,王母霞幢照羽旗。

红袖乌丝罢写诗。
翠娥银烛笑谭棋。
雁行布阵穿花垒,虎穴临冲拔绣旗。

曲阁飘萧一夜风。
名花零落五铢红。
卜欢有信占今夕,买赋多情出后宫。

宝树林中碧玉凉。
西风又送木犀黄。
开成金粟枝枝重,插上乌云朵朵香。

秋水澄清胜酒醅。
野烟笼榭似楼台。
弹声林鸟山和尚,写字寒虫水秀才。

秦时明月玉弓悬。
汉塞黄河锦带连。
都护羽书飞瀚海,单于猎火照甘泉。

仙梵潮音水月堂。
昙花犹映墨花香。
旧围红袖题诗处,曾指银瓶索酒尝。

恰喜高秋爽气新。
却愁秋月解伤神。
酒阑二十年前事,梦醒三千里外身。

去岁渝州赏雪时。
桂舟兰楫泛清漪。
握松旧令传琼腕,冠柳新词侑锦卮。

望中孤鸟入销沈。
宿处津亭枫树林。
江草江花岂终极,巫山巫峡气萧森。

王母西来青鸟迎。
瑶池翠水浅还清。
何如萱草庭前茂,又见猗兰砌下生。

断角残钟半掩门。
谁招雪魄与冰魂。
罗浮梦里更三点,花信风前第一番。

翠斝青樽旅思消。
酒楼斜映绿杨桥。
瓮头霞色如妆面,帘脚风流似舞腰。

红玉花开绿锦池。
碧筒金醴泻芳卮。
十三餍足传情遍,二八蛾眉度曲迟。

绿粉名园暑燕开。
池红水碧两徘徊。
竹西仙叟藏春坞,莲北诗人半月台。

宦海风波记昔年。
天涯青镜感华颠。
过堂未悟钟将衅,睨柱谁知壁偶全。

灌口沙坪摘小春。
素馨茉莉荐香尘。
要知贮月金波味,只有餐霞玉洞人。

为喜新凉入酒杯。
自斟自劝自徘徊。
暑才溽处云先合,诗欲成时雨早催。

高阁遥岑送远青。
倚阑高咏有人听。
子弦乍咽新双调,卯醉难消软半瓶。

锦地香霏织雨丝。
蟠桃腻叶染春姿。
薛涛红粉临妆怯,周昉丹青点笔迟。

一片红云簇帐天。
翠绡双卷出婵娟。
露凝狐塞燕支紫,日炙鸿门楚锦嫣。

玉露金风撼翠柯。
园芳开到剪红罗。
灿如天女琼花树,丽夺仙郎瑞锦窠。

窄窄红渠艳袜罗,盈盈一笑满黎涡。
小槽春滴金华酒,纤月风林玉树歌。


香掩冉,影婆娑。

融蜡融栀褪粉光。
晕眉晕脸学蛾妆。
惊回花底三更梦,别是风前一种香。

早岁辞家赋远游。
东西南北任萍浮。
熟知津路无劳问,惯听阳关不解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