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将上兵符,军容备扫除。


恭惟陛下圣,方采直臣书。


忽报分司去,还寻入幕初。

有越逾千载,何人不宦游。

向来惟一范,真足壮吾州。

高躅今谁继,先生独再留。

佛以偏师胜,天能一手回。


横空立万仞,不为作三魁。


道大身无著,人亡世却哀。

久旱一雨足,高低水平分。


老农尔何知,史君甚艰勤。


史君家雁山,出作无心云。

客行苦淫潦,道路渺不分。


十步九掀淖,眷言仆夫勤。


昔旱欲讼风,今雨当诛云。

庐山真满眼,秀句忆东坡。


但遣佳名易,悬知得士多。


云霄身已近,星象手能摩。

老农歌舞手作拍,一雨纷纷稻花拆。


去年秋田旱政苦,史君随车有甘雨。


旁州不熟我州熟,至今中家有藏谷。

圩田雨多水拍拍,山田政作龟兆拆。


两般种田一般苦,一处祈晴一祈雨。


去年水大高田熟,低田不收一粒谷。

使君领客访金仙,小队旌旗锦一川。


我欲采芝非辟世,公当立极要擎天。


诗声政尔容传稿,僧律何尝禁割鲜。

同是清都紫府仙,帝教弹压楚山川。


星躔错落珠连纬,岳镇岧峣柱倚天。


宫羽在县金奏合,骅骝参队宝花鲜。

化工未幻酴醾菊,先放缃梅伴群玉。


幽姿着意慕铅黄,正色何心轻萼绿。


妆成自浅风味深,对此宁辞食无肉。

册府号冀北,一时聚奇材。


嗟我虽末至,尚及相追陪。


胡子真老骥,元章盖龙媒。

匈奴何敢渡江东,一士真过万马雄。


唐室安危谁可佩,雪山轻重属之公。


天台不纳尚书履,乡县犹乘御史骢。

朔风吹雪障江梅,不著诗攻不解开。


正恐与花无半面,胡然有意及三杯。


清凉怕逐炎炎去,澹泊曾参的的来。

底处冲寒欲放梅,柴门雪压为伊开。


酸风不管攲纱帽,冷艳终朝粲玉杯。


尚觉西湖三径远,先吹东阁五言来。

奎壁忽堕地,晁董喧炎刘。


公生百世后,掉鞅从之游。


仙桂满月窟,何事玉斧修。

主盟湖学属何人,赖有公来为作新。


士俗似闻衰也久,文场今见美哉轮。


挈还旧观人争睹,赋就新诗笔有神。

扁舟犹记拂洲蘋,转眼年华几度新。


愧我今成双白鬓,喜君来驾两朱轮。


一时令下从如水,千里威行敬若神。

和气融融动白蘋,欢传千里政方新。


若为摆落游珍馆,不顾悲啼拥画轮。


鲸海无津堪纵目,雁山如旧足怡神。

两驰章奏叩天关,只愿归来老故山。


愧我尚留牵吏役,羡君先去得身闲。


冥鸿已逐高风举,倦鸟终随落照还。

不奈诸公厌石渠,年年送客意何如。


直言饱诵刘蕡策,大意争传贾谊书。


今日朝廷唯主圣,异时风俗要人锄。

节到中和暖尚赊,东风随处起芳华。


自惭翳翳松三径,相对萧萧马五花。


老去醉乡为日月,年来痼疾在烟霞。

大使交旃日,元戎解甲秋。
先鸣惊众寐,孤愤压群咻。
羽翼新鸿鹄,声华旧斗牛。
诸老收声尽,佳城又到公。
苍天那可问,吾道竟成穷。
旌卷莆田雨,箫横霅浦风。
睢阳截然当贼中,婴城既久粮食空。
矢死不降有二公,青史皎皎书其忠。
国家涵养自建隆,上至鹓鹭下罴熊。
乘闲选胜真悠哉,正见千树冰花开。
天寒日暮湖面净,疏影著水清无埃。
杏桃畏寒不敢吐,春榜占作群花魁。
曹娥卓行传丰碑,越人往往贵女儿。
建炎蔡氏有孝子,事比孝子尤瑰奇。
自从结发读书史,倜傥不受靮与羁。
与玄虽非童九龄,向来亦既许攀鳞。
从容撰屦饱言论,我知公直社稷臣。
此心炯炯贯白日,何止不欺寻丈室。
不到稽山已十年,梦中物色故依然。
忆寻绝境经幽寺,曾向东风酌妙泉。
书穴雨馀云扑地,鉴湖春昼水连天。
春老花茵积,云开天镜磨。
暖风今日好,细雨向来多。
柳荫青丝障,湖明金叵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