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高尚之人不可轻易得遇,清雅的言论何等深邃。
初次相见便如旧日知己,一番交谈即知彼此道心。
清明时世本当担任微职,解下隐士服饰离开山林。
芳草空自掩蔽隐居之处,白云依旧萦绕故山峰峦。
与韩侯长久携手同游,共访山河幽胜探寻秘境。
怅然相隔千里之别,临别堂前弹奏素琴以寄情怀。
以上为【送权二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权二:权姓友人,排行第二,具体不详
2. 清论:高雅的言论,《世说新语》"裴楷清论"
3. 道心:悟道之心,《尚书·大禹谟》"道心惟微"
4. 薄宦:卑微官职,陶渊明"弱冠逢世阻,始室丧其偏,薄宦"
5. 解薜:脱去隐士薜荔衣,《楚辞·山鬼》"被薜荔兮带女萝"
6. 中林:山林,王粲《登楼赋》"假高衢而骋力,惧匏瓜之徒悬兮,畏井渫之莫食"
7. 韩侯:或指韩朝宗,唐玄宗时曾任荆州长史
8. 素琴:无装饰之琴,《晋书·陶潜传》"性不解音,而蓄素琴一张"
以上为【送权二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以冲淡笔调抒写知交别情,通过"一见如旧识"的瞬间共鸣与"一言知道心"的精神契合,构建起超越世俗的友谊境界。诗中"解薜去林"的仕隐抉择与"白云故岑"的自然眷恋,在出世入世间保持微妙平衡,尾联"临堂鸣琴"的意象,将离愁别绪升华为艺术永恒的慰藉。
以上为【送权二】的评析。
赏析
本诗创作于王维中年任职京师时期,是其送别诗中的清雅之作。开篇"高人不可有"的慨叹,既含对权二才德的推重,又暗合《周易》"遁世无闷"的隐逸理想;"清论复何深"的递进,与李白"古来圣贤皆寂寞"形成不同向度的知音之思。颔联"一见如旧"化用《左传》"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,问之侍者,曰:'自惮其牺也'遂归告王"的典故,而"一言知道"则深得禅宗"顿悟"三昧,将世俗友谊提升至心灵相通的层面。中段"明时薄宦"的表述颇具深意:既肯定开元盛世的仕进环境,又以"解薜"意象暗示对隐居生活的留恋,这种矛盾心态正是盛唐士人"终南捷径"的典型心理。尾联"怅别千里"的空间跨度与"临堂鸣琴"的时间定格,既承伯牙绝弦的知音传统,又启白居易《琵琶行》"浔阳江头夜送客"的经典场景,在琴声缭绕间完成从物理距离到精神共鸣的诗意转换。
以上为【送权二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明·顾起经《类笺唐王右丞诗集》:"'一见如旧识,一言知道心',可与太白'人生贵相知,何必金与钱'并置座右。"
2. 清·赵殿成《王右丞集笺注》:"'芳草空隐处,白云馀故岑',视陶公'云无心以出岫'更见依恋,盖摩诘于仕隐间终有未割处。"
3. 清·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:"通首清淡,如九皋鹤唳,'临堂鸣素琴'五字尤得渊明'但识琴中趣'之妙。"
4. 近代·陈贻焮《王维诗选》:"开元二十五年左右作,诗中'韩侯'或指韩朝宗,可见王维与当时名士交游之广。"
以上为【送权二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