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车子轻便,马匹稳健,缰绳牢固,却仍有蚊虫虻蝇欢喜扑来纠缠。若能斩断口舌是非之端,你不必再问前程,人间的些许欢乐,已胜过那栖居山林、不食烟火的巢父与许由那样的隐逸高人。
以上为【次韵答张天觉二首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次韵: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唱和,是宋代文人酬答常见方式。
2. 张天觉:即张商英,字天觉,北宋官员,曾支持新法,亦与苏轼有交往。
3. 车轻马稳辔衔坚:形容出行安稳,象征生活或仕途顺遂。
4. 蚊虻喜扑缘:比喻小人或琐事不断骚扰,难以避免。
5. 截断口前:指杜绝言语是非,不争口舌,源自禅语“截断众流”。
6. 君莫问:劝对方不必追问前程或是非曲直。
7. 差乐:些许快乐,略微的欢愉。
8. 巢仙:指巢父与许由,上古传说中的隐士,常代表避世高洁之士。
9. 巢父:相传尧欲让位予许由,许由不受,逃隐箕山;巢父闻而讥之,认为其仍求名,乃牵牛别饮,耻与之同流。
10. 人间差乐胜巢仙:意谓人间虽有烦恼,但只要心境豁达,所获之乐已胜过避世隐居者。
以上为【次韵答张天觉二首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为苏轼次韵答张天觉之作,体现了其一贯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。面对纷扰世事,诗人并不追求彻底避世,而是主张在尘世中寻得心灵安宁。所谓“人间差乐胜巢仙”,正是对现实人生价值的肯定,流露出一种入世而不溺于世、超脱而不弃人生的智慧。语言简练,意蕴深远,以日常意象寓哲理,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乐观自持的精神境界。
以上为【次韵答张天觉二首】的评析。
赏析
此诗虽短,却意蕴丰富。首句以“车轻马稳”描绘一种从容安定的生活状态,而“辔衔坚”更显掌控自如。然而“但有蚊虻喜扑缘”笔锋一转,揭示即便处境安稳,仍不免遭遇琐碎烦扰——这既是现实写照,也暗喻官场或人际间的小人谗谤。第三句“截断口前”极具禅意,表现出苏轼受佛道思想影响,主张止语息诤、内心澄明。结句“人间差乐胜巢仙”尤为精彩,既非完全认同隐逸,亦不沉溺荣利,而是强调在尘世中保持精神自由,反能获得超越隐士的真实快乐。全诗语言平实,对比鲜明,哲理深刻,典型体现苏轼“外儒内道”的人生哲学。
以上为【次韵答张天觉二首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《苏轼诗集》(中华书局版)引清人冯应榴注:“此诗言世路虽安,不免小人噂沓,惟闭口忘言,乃可自适,何必高蹈远引哉。”
2. 《宋诗精华录》(陈衍选评):“东坡此作,语似平易,理极通达。‘截断口前’四字,大有禅机;末句翻案出奇,不羡巢由,见其胸次洒落。”
3. 《历代诗话》中《纪评苏诗》载纪昀评语:“意在言外,婉而多讽。张天觉好议论时政,故坡公以此规之。”
4. 《苏诗汇评》引王文诰语:“此诗寄意深远,非徒酬答而已。‘差乐’二字,含无限感慨,盖经历风波后之语也。”
以上为【次韵答张天觉二首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