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从淮南遥望江南,千里碧山遥遥相对。
我旅途疲倦,经过这里,但见群山仿佛坐落在青天之外。
您这位族中俊杰,辅佐着这形势重要的州郡,水陆交通在此交汇,相互控引。
长江于此处豁然中流,奔泻千里,直下吴会之地。
您的心胸也是如此,宽广包容,无论大小皆能纳受。
您落笔判案,凛然生威如风霜,又以真诚待人,广施仁爱。
讼堂庭院前桃李低垂(喻政绩卓著,门生众多),宾馆中停满了华美的车盖(喻宾客盈门)。
谁料想到,如同苍梧山的白云,您我飘然相会于此。
您的才干将与圣人比肩却未逢其时,命运总与时机相违。
您独立于山海之间,空自在圣明时代渐渐老去。
知音本就难以求得,我抚剑而立,更添无限感慨。
我们应当立下相约高远、鹏程九万里的期许,中途切莫先言退却。
以上为【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】的翻译。
注释
从弟:堂弟。
宣州长史:宣州,今安徽宣城。长史,州郡刺史的佐官,掌兵马。
淮南:淮河以南、长江以北的地区。江南:长江以南的地区,此处指宣州。
宗英:宗族中的英才。
雄郡:地势险要、人烟阜盛的大州郡。
控带:控引环绕,形容地势重要。
吴会:秦汉时会稽郡郡治在吴县,合称“吴会”,即今苏州一带。
摇笔起风霜:形容判案文章或书判下笔严峻,如风霜般肃杀。典出《西京杂记》。
讼庭垂桃李:化用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典故,喻李昭因政绩佳、为人好,而受人敬仰,门生故吏众多。
宾馆罗轩盖:宾馆前停满了华美的车子。轩盖,车盖,代指达官贵人的车驾。
苍梧云:化用《归藏·启筮》中“白云出自苍梧”之典,喻相聚之偶然与飘渺。苍梧,山名,在今湖南宁远县,相传舜葬于此。
圣不偶:才德与圣人相配却不能得到赏识。偶,遇合。
九万期:典出《庄子·逍遥游》,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。此处喻指远大的前程和抱负。
以上为【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是李白写给其堂弟李昭的赠诗。李昭时任宣州长史,李白在诗中既赞美了从弟的政绩与胸怀,又对其怀才不遇的境况深表同情,更借此抒发了自身同样的不遇之慨。诗歌开篇以壮阔的地理景象起兴,隐喻从弟所处的要职与开阔胸襟。中间部分通过“摇笔风霜”、“讼庭桃李”等典故性意象,具体赞扬其理政才能与仁爱品德。随后笔锋一转,以“才将圣不偶”等句点出才与时的矛盾,将个人感慨升华为对普遍性人才遭遇的思考。结尾以“抚剑增慨”的典型李白式意象,表达激愤,并以“结九万期”的豪语相互勉励,在悲慨中振起,展现了李白诗歌特有的豪迈与韧性。
以上为【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】的评析。
赏析
此诗艺术上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:
起兴宏阔,气势磅礴:开篇“千里碧山对”、“半落青天外”,以极富空间感的笔触,勾勒出宣州一带壮丽的山水画卷,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,并巧妙地将从弟的职位与胸怀暗喻其中。
赞语精当,用典贴切:在赞美李昭时,诗人选用了一系列极具表现力的词汇和典故。“水陆相控带”写其地理之要,“包纳无小大”写其胸襟之广。“摇笔起风霜”与“讼庭垂桃李”一刚一柔,既见其执法之严正,又见其教化之仁爱,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官员形象。
转承自然,寄慨遥深:在盛赞之后,以“何意”二字引出相逢的偶然,旋即转入对命运的感慨。“才将圣不偶,命与时俱背”两句,既是为从弟鸣不平,也是千古以来怀才不遇者的共同心声,更是李白自身遭遇的写照。这使得诗歌的内涵超越了普通的赠答,具有了深刻的批判现实的意义。
结语豪迈,自我振作:尽管感慨万千,但李白并未陷入彻底的消沉。“抚剑”这一动作,展现了他内心不屈的豪侠之气;而“当结九万期,中途莫先退”的勉励,更是其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的积极精神的体现,将诗情从低谷重新推向高潮,给人以激励。
以上为【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】的赏析。
辑评
(元)萧士赟《分类补注李太白诗》:“此篇白寄其从弟昭之作。前半称其地雄、其职美、其政成,后半惜其不遇,而复以远大期之。结句‘中途莫先退’,所以勉昭者至矣。”
(明)朱谏《李诗选注》:“此诗辞气豪迈,音节浏亮,虽系酬赠,而感慨之意溢于言表。‘独立山海间,空老圣明代’二语,悲壮淋漓,读之令人嗟叹。”
(近代)詹锳《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》:“此诗作年虽难确考,然观其‘命与时俱背’、‘空老圣明代’等句,郁勃之气充盈其间,当是太白中年以后,历经坎坷而壮志未泯之写照。赠人实亦自赠,故特为沉挚动人。”
以上为【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