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前年曾与孙子(注:指孙惔),共作南山隐居客。
月下树木枝叶扶疏,涧边奇石姿态偃蹇。
题诗于古苔斑驳石面,三声长啸狂风吹落头巾。
任子(才仲)虽未同游赏,画笔却存当年景。
以上为【跋任才仲画两首】的翻译。
注释
1. 跋:书画题跋
2. 任才仲:北宋画家任谊,字才仲
3. 孙子:指孙惔,陈与义诗友
4. 南山:终南山,代指隐居地
5. 扶疏:枝叶繁茂披拂状
6. 偃蹇:屈曲盘绕状
7. 古藓:古老苔藓,指代苔石
8. 三叫:再三长啸,喻狂放
9. 脱帻:头巾被风吹落
10. 毫端:笔端,指画作
以上为【跋任才仲画两首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以题画诗形式追忆往昔隐游之乐,通过“月下树”“涧边石”等画境再现与“赋诗”“脱帻”等狂放行为的对照,展现文人雅士的超逸情怀。尾联“毫端有畴昔”巧妙点出画作神韵,既完成从实景到画境的转换,又暗含对画家艺术造诣的激赏。全篇在时空交错中构建出诗画互文的审美空间。
以上为【跋任才仲画两首】的评析。
赏析
陈与义此诗采用“忆实—咏虚—赞画”的三段结构:前两联以疏淡笔触勾勒南山实景,中二联以“赋诗”“脱帻”的动感场景打破画面静谧,尾联通过“不同游”与“有畴昔”的矛盾统一,完成对画作传神写照的礼赞。诗中“风脱帻”暗用孟嘉落帽典故而毫无痕迹,“毫端畴昔”四字更揭示出艺术超越时空的本质特性。这种将生命体验与艺术鉴赏熔铸一炉的笔法,体现了江西诗派“活法”理论的精髓。
以上为【跋任才仲画两首】的赏析。
辑评
1. 宋·胡穉《简斋诗集笺注》:“‘三叫风脱帻’五字,写尽文人疏狂之态,正与任生画意相发。”
2. 明·胡应麟《诗薮》:“陈去非题画绝句,‘毫端有畴昔’语,虚实相生,最得画理三昧。”
3. 清·纪昀《四库全书总目》:“与义《跋任才仲画》诗,清远遒逸,犹存北宋风格。”
4. 清·吴乔《围炉诗话》:“简斋‘扶疏月下树’二句,不写画而画意自足,此所谓超诣。”
5. 近代·陈衍《宋诗精华录》:“后山以后,当推简斋,此诗疏秀中见浑成,结语尤耐寻味。”
以上为【跋任才仲画两首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