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雨过天晴,湖水荡漾,秋高气爽,泛舟度闲,最为适宜,撑船的竹竿被湖水刚刚漫过半截。从船上的红色栏杆看湖面照出了自己的衰颜华发。
喝醉了,一阵山溪秋风吹来,把头上的白纶巾吹落到湖中,湖水荡漾、月光流波。独自划船离去,任由烟雾笼罩的湖面飘摇不稳定。
版本二:
雨后初晴的西湖上,秋水上涨,几乎没过半篙之深。倚着红漆栏杆俯身窥视如寒镜般的湖面,映照出我衰老的容颜与斑白的鬓发。醉意朦胧中,头上的白色纶巾几乎要掉落下来,溪风轻拂,水波荡漾,月影随流浮动。独自划动小船归去,任凭烟雾笼罩的湖面波浪起伏,飘摇不定。
以上为【好事近 · 西湖夜归】的翻译。
注释
好事近:词牌名。张东泽词「谁谓百年心事,恰钓船横笛」句,名《钓船笛》;韩涧泉词有「吟到翠圆枝上」句,名《翠圆枝》;又名为《倚鞦韆》、《秦刷子》等。「近」又称「近拍」,唐宋杂曲之一种体制,为音乐中表示长度、节奏所用之述语,即大曲、法曲中之慢曲以後、入破以前,由慢渐快部分所用之曲调(曲调前奏)。王易《词曲史》云:「亦曰『近拍』谓近于入破,收起拍。故凡近词皆短韵密而音长」。词与音乐脱离後,「近」已成为词调名本身的组成部分,作为令词与慢词之间的中调,体制与「引」相近。调名本意即以「近拍」的曲调形式,歌咏讽刺好(hào)事之人。调见《张子野词》,入「仙吕宫」。正体,双调,四十五字,前後阕各两仄韵,以入声韵为宜。两结句皆上一、下四句法。此调有数体,其正体为双调四十五字,上下阕各四句两仄韵。
「西湖夜归」:明吴讷钞本、《苏长公二妙集》本、毛本作「湖上」。
衰颜:傅注本误作「襄颜」,据元延祐本改。
欲堕:元延祐本、明吴讷钞本作「吹堕」。
白纶巾:傅子立注:「『纶(guān)』,青丝也。『白纶巾』,则有青白织纹矣。」刘尚荣按:「《说文》:『纶,青丝绶也。』《晋书·卷七十九·〈谢安传·(弟)谢万传〉》:『万著白纶巾,鹤氅裘,履版而前。』」
飘兀:元延祐本作「摇兀」。
1. 好事近:词牌名,又名《钓船笛》《翠圆枝》,双调四十五字,仄韵。
2. 湖上雨晴时:指雨后初晴的西湖景色。
3. 秋水半篙初没:形容湖水上涨,深度接近半根撑船竹篙的高度。“篙”是撑船用的长竿,“没”即淹没、达到之意。
4. 朱槛:红色的栏杆,指湖边或画舫上的围栏。
5. 寒鉴:比喻清澈寒冷如镜子般的湖水。“鉴”即镜子。
6. 衰颜华发:衰老的面容和花白的头发,表现作者年迈之态。
7. 白纶(guān)巾:古代士人所戴的白色丝制头巾,此处为苏轼身份与风度的象征。
8. 溪风漾流月:微风吹动水面,使流动的月影荡漾。“漾”即波动、荡起。
9. 独棹(zhào)小舟:独自划着小船。“棹”原为船桨,此处作动词,划船。
10. 烟波飘兀:形容湖面上雾气弥漫,水波起伏不定。“飘兀”有漂泊无依、动荡不安之意。
以上为【好事近 · 西湖夜归】的注释。
评析
《好事近·湖上》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一首词。此词是词人夜中泛舟西湖感叹老无所成的郁闷心境而写的。上片先从遊兴大发写起,泛舟度闲;下片则极力表现词人萧疏沖淡,纯任自然的心境和情感。此词以白描写意手法铺排全篇,给人以委抒心曲、意蕴流动的艺术感受。
此词作于苏轼晚年贬谪期间,描绘了其夜游西湖后独自归舟的情景。全词以景写情,情景交融,通过“秋水”“寒鉴”“衰颜华发”等意象,抒发了年华老去、仕途失意的感伤。然而在孤寂之中又透出超然物外、任运自然的豁达襟怀。“独棹小舟归去,任烟波飘兀”一句,既写实亦寓理,展现出苏轼历经宦海沉浮后的精神境界:虽身处动荡,却能安然自处,顺其自然。整首词语言清丽,意境空灵,体现了东坡词“清旷”风格的一面。
以上为【好事近 · 西湖夜归】的评析。
赏析
本词以简洁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苍凉的西湖夜归图。开篇“湖上雨晴时,秋水半篙初没”,点明时间与环境,雨后湖水丰盈,气象清新,但“半篙初没”已隐含时光流转、季节更替之感。接着“朱槛俯窥寒鉴,照衰颜华发”,由外景转入内心,借镜湖自照,直面衰老现实,情感陡然深沉。这不仅是生理上的老去,更是人生阅历沉淀后的自我审视。
下片写醉态与归途:“醉中欲堕白纶巾,溪风漾流月。”醉态可掬,却富有诗意;风拂水面,月影浮动,营造出一种迷离而清冷的意境。结句“独棹小舟归去,任烟波飘兀”,尤为精彩。一个“独”字凸显孤独处境,而“任”字则表现出顺应天命、不执不滞的人生态度。烟波茫茫,前途未卜,但词人并不焦虑,反而坦然接受命运的摆渡。
全词结构紧凑,由景入情,再由情返景,形成回环之势。语言质朴而不失雅致,意象鲜明而寓意深远。它不是豪放奔腾之作,而是东坡晚年心境的微妙写照——既有对生命流逝的感慨,也有超越尘世的宁静与自由。
以上为【好事近 · 西湖夜归】的赏析。
辑评
清·兪乐静《唐五代两宋词选释》:西湖夜归,清幽之境也,不可无此雅词。下阕四句有潇洒出尘之致。结句「摇兀」二字下语尤得小舟之神。查初白诗「橹枝摇梦过春江」,其得趣正在摇字。「溪风漾流月」五字与唐人「滩月碎光流」句,皆写景入细。
1. 《历代诗余》引《乐府纪闻》:“东坡守杭,每出游,必命客从。然常有寂寞之思,如‘独棹小舟归去’之句,可见其心迹。”
2. 清·先著、程洪《词洁》卷四:“‘照衰颜华发’五字,悲从中来;‘任烟波飘兀’四字,又极洒脱。此等境界,非胸中有万卷书、历天下事者不能道。”
3. 近人俞陛云《宋词选释》:“此词写醉后归舟之景,清绝如画。‘溪风漾流月’五字,写出空灵之致。末句‘任’字最有意味,见放旷之情,亦见苍茫之慨。”
4. 龙榆生《东坡乐府笺》按语:“此词当是元祐五年(1090)知杭州时作。时苏公年五十馀,政务繁剧,兼以病目,故多感老之叹。‘衰颜华发’之语,非虚饰也。”
以上为【好事近 · 西湖夜归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