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翥

元晋宁人,字仲举,号蜕庵。豪放不羁,好蹴鞠,喜音乐。少时家居江南,从学于李存、仇远,以诗文名。顺帝至正初,召为国子助教,寻退居。修辽金元三史,起为翰林编修,史成,升礼仪院判官。累迁河南平章政事,以翰林承旨致仕。为诗格调甚高,词尤婉丽风流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战骨填沟尘满城,尚书归说使人惊。


方期渤海民沾化,岂意平凉贼畔盟。


何日皇天知悔祸,中原故老望休兵。

湖上西风急,秋阴止杳冥。


水痕连岸白,山色彻云青。


蛰燕依深谷,还鸥下近汀。

肉黄皮皱发毛枯,一病支离困壮夫。


痛要小奴捶臂膝,冷寻破帽聚头颅。


邻翁教诵禳灾咒,道士来书禁疟符。

为客一鼓云何,慷慨起舞悲歌。
巨鱼出听凉波,鸣鸟徘徊庭柯。

坐秋雨思秋风,仰视白日云中。
彼美一人谁容,秉心郁其忡忡。

宁不少忍须臾,谓我巷不容车。


北望豪家是趋,堂上有筝有竽。

瀛洲种玉。
总付与花神,月底深斸。
琢就瑶笄,光映鬓云斜矗。

半臂京绡稳称身。
玉为颜面水为神。
一痕头导分云绾,两点眉山入翠颦。

乍学琵琶已断肠。
锦绦银甲玉悬珰。
春风琼树声逾稳,秋水芙蓉字亦香。

夜来风色。
叹青灯素被,早寒欺客。
想寂寞、人在帘栊,望鸿雁欲来,又催刀尺。

鳌溪路。
潇洒翠壁丹崖,古藤高树。
林间猿鸟欣然,故人隐在,溪山胜处。

前度刘郎,重来访、玄都燕麦。
回首地、暗香销尽,暮云低碧。
啼鸟犹知人怅望,东风不管花狼籍。

望入西泠,乍一线、涛头涌白。
疑海上、鳌翻山动,鹏抟风积。
银汉迢遥槎有信,秋光浩荡云无迹。

记西湖、水边曾见,查牙老树如此。
冰痕冷沁苔枝雪,的皪数花才试。
天也似。

问湘南、有云多少,不应长是为雨。
平生宋玉缘情老,赢得鬓丝如许。
歌又舞。

甚瑶台、翠鸾雏小。
风流占断妍景。
数声何处啼春胜,帘卷晓窗人静。

记苏台、旧时风景,西楼灯火如画。
严城月色依然好,无复绮罗游冶。
欢意谢。

问西湖、旧家儿女,香魂还又连理。
多情欲赋双蕖怨,闲却满奁秋意。
娇旖旎。

正匆匆、楚乡秋晚,孤鸿飞过南浦。
同来桃叶堪惆怅,一舸载春先去。
愁绝处。

过花朝、淡烟轻雨,东风还又春社。
客怀不断还家梦,只泥酒杯陶写。
孤馆夜。

湘水冷涵秋,行云平贴。
时见惊鸿度萍末。
雾鬟烟佩,微步一川凉月。

高韵天成。
问当时爱爱,得似卿卿。
江梅风致别,楚蕙雪香清。

山阴赋客。
怪几番睡起,窗影生白。
缥缈仙姝,飞下瑶台,淡伫东风颜色。

梅花处处满枝开。
酒力荡吟怀。
烟染藏鸦万缕,东风扶起春来。

方寸地,七十四年春。
世事几浮云。
躬行斋内蒲团稳,耆英社里酒杯频。

东风吹尽。
但一片绿阴,空留春恨。
后土祠荒,飞琼谪久,还喜玉容堪认。

溪水漫。
岸口小桥冲断。
沽酒人家门巷短。

春几许。
红透数枝花雨。
管领风光谁是主。

人随雁雁俱南去。
雁应先到凭传语。
若问锦书无。

郎情秋后萧疏叶。
妾心陌上悠扬蝶。
何处望归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