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鼐

清安徽桐城人,字姬传,一字梦谷。乾隆二十八年进士。选庶吉士,改礼部主事。历充山东、湖南乡试考官,会试同考官,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。书成,以御史记名,乞养归。主江南钟山、紫阳等书院讲席四十年。工古文,高简深古,近欧阳修、曾巩,与方苞、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泰山之阳,汶水西流;其阴,济水东流。
阳谷皆入汶,阴谷皆入济。
当其南北分者,古长城也。
布谷飞飞劝早耕,舂锄扑扑趁初晴。
千层石树通行路,一带山田放水声。
早应词科称玉堂,出临大邑见文章。
流传政牍吴歈里,得助诗才蒋阜旁。
官罢买田如好畤,身亡起冢在桐乡。
运河绕齐鲁,势若张大弓。
隈中抱泰岳,两萧垂向东。
德州倚河壖,南北适要冲。
万山欲驾云飞去,风雨江声挟东注。
波翻雨横客登楼,天地浑茫不知处。
藤厓高下县太阴,霾雾冥蒙露江树。
挟瑟昔侍君,中宵错明烛。
芳尊前既陈,众女皆列幄。
不谓微且鄙,过蒙君顾辱。
润州山雄如战马,骈饮江中尻未下。
长波漂尽百兴亡,古泪登高谁不洒。
不知更有南山南,叠嶂云关塞平野。
文集珍传一世间,兼闻海外戴舟还。
千篇少孺常随事,九百《虞初》更解颜。
灶下媪通情委曲,砚旁奴爱句斑斑。
阳泽将被物,秭鹈乃先嗥。
天运苟不通,密云在西郊。
哲人亦何为,托与万物遨。
独吾郡潜、霍、司空、械眠、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。
而浮渡濒江倚原,登陟者无险峻之阻,而幽深奥曲,览之不穷。
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,视他山为尤众。
曩者,鼐在京师,歙程吏部,历城周编修语曰:“为文章者,有所法而后能,有所变而后大。
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,独士能为占文者未广。
昔有方侍郎,今有刘先生,天下文章,其出于桐城乎?”鼐曰:“夫黄、舒之间,天下奇山水也,郁千余年,一方无数十人名于史传者。
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,是不然。
秦之乱天下之法,无待于李斯,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。
当秦之中叶,孝公即位,得商鞅任之。
孔子没而大道微,汉儒承秦灭学之后,始立专门,各抱一经,师弟传受,侪偶怨怒嫉妒,不相通晓,其于圣人之道,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。
久之,通儒渐出,贯穿群经,左右证明,择其长说。
及其敝也,杂之以谶纬,乱之以怪僻猥碎,世又讥之。
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,余邀左世琅一青,张若兆应宿,同人北山,观乎双溪。
一青之弟仲孚,与邀而疾作,不果来。
一青又先返。
双溪归后十日,借一青、仲孚、应宿,观披雪之瀑。
水源出乎西山,东流两石壁之隘,隘中陷为石潭,大腹合口若罂,瀑坠罂中,奋而再起,飞沫散雾,蛇折雷奔,乃至平地。
其地南距县治七八里,西北距双溪亦七八里;中间一岭,而山林之幽邃,水石之峭厉,若故为诡愕以相变焉者。
君钱塘袁氏,讳枚,字子才。
其仕在官,有名绩矣。
解官后,作园江宁西城居之,曰“随园”。
桐城之西北,连山殆数百里,及县治而迤平。
其将平也,两崖忽合,屏矗墉回,崭横若不可径。
龙溪曲流,出乎其间。
直北天低见碛山,黄河南下曲如环。
白榆夜杂雕戈戍,青草春稀牧马还。
寒吹满空云出塞,暮天无色日平关。
禹昔导川疏沟渠,四载不及东南墟。
漫天涨海游龙鱼,西界闽越东尾闾。
百岛散处黑子如,自汉不属王无诸。
紫藤书屋古椽橑。
紫藤春花复秋槁。
紫藤架底读书人,吟魂冢闭萦青草。
我如游云出庐霍,千里飘飘向京洛。
黄山西畔初别君,溪流饮马桃花落。
江南花落几春风,羁思渔阳飞塞鸿。
馆阁江湖并盛名,胸苞今古手持衡。
当关报客无朝暮,下笔嘘枯有性情。
群辈角巾从郭泰,公侯小巷候君卿。
兰若门中山径清,攀跻几折与云平。
排空叠嶂穿城入,铺地横江隔树明。
天运九秋如有怨,人思万古到无生。
细雨泠风日夜催,阴沈庭户长莓苔。
山城树底花频坠,关路淮南客未来。
三月晚春悲老物,百年后死待奇才。
已上嶕峣又佛台,正逢秋霁夕阳开。
地穷江海与天际,山自岷嶓夹水来。
南国中原同下頫,华林衰草几千回。
晋朝城垒结愁云,播荡金舆此战氛。
事去苌弘犹有血,时危繻葛不能军。
冥鸿物外谁当篡,野鹤鸡中故不群。
高楼深夜静秋空,荡荡江湖积气通。
万顷波平天四面,九霄风定月当中。
云间朱鸟峰何处,水上苍龙瑟未终。
杨刘兵度大梁危,饮泣犹当奋一麾。
乱世鸟飞难择木,男儿豹死自留皮。
天连白草横残垒,日落阴风拥大旗。
辽阔山川纵远游,又欹风帽过邳州。
千秋遗迹寻黄石,一片寒阳下白楼。
难得真龙逢汉帝,易将穷虎缚温侯。
湖海茫茫晓未分,风烟漠漠棹还闻。
连宵雪压横江水,半壁山腾建业云。
春气卧龙将跋浪,寒天断雁不成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