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读书十行目俱下,上树百回心尚孩。


君看大年与永叔,当日皆从童子来。

老怜几个小孙儿,不减添丁与阿宜。


渐有墨鸦扫窗兴,绝胜竹马走廊嬉。

周旋王庾二公际,传授并汾诸子间。


晚岁更无人共语,牛栏西畔荷锄还。

造物将如此老何,悬车以后稿犹多。


晋刘伶醉戏为颂,楚接舆狂偶作歌。

聪明不及前时久,惟鼻犹能嗅臭香。


老去无端都塞了,不分鲍肆与兰房。

文公左目晚羞明,犹抱遗经细考评。


今汝畏书如畏虎,天公折罚使偏盲。

宁草两都卿云赋,不作六朝徐庾诗。


剩馥沾李翱张籍,残锦分江淹丘迟。

回仙轻举乘白鹤,太白大醉骑鲸鱼。


纯湖飞过人不识,入海问讯今何如。

雪萧太傅几罹祸,讼石中书又纳忠。


岂可朝无宗室老,不知家有国师公。

清禁已无莲炬分,名山尚欠草鞋缘。


贺公未是真知己,却唤诗仙作谪仙。

夷齐甘受周家饿,申白曾遭汉法髡。


全活老臣残齿发,来生尚欲报君恩。

驴加九锡石三品,鸟睹村翁晚节荣。


出有小车扶有杖,前身莫是邵先生。

枝上绛英吹欲尽,镜中素发摘来稀。


今年过了菖蒲节,犹就香篝著裌衣。

田翁有酒邀村饮,地主存羊饷节仪。


不喜人题木居士,何曾鬼怕艾天师。

蛾眉已被生前妒,鱼腹犹遭死后诬。


把似与龙争角黍,何如随俗饮菖蒲。

馺娑蜚廉次第开,鸣鞘传跸自天来。


云随彩仗低临幄,柳压金堤翠入杯。


槛倚柔风丝缥渺,花翻丽日影徘徊。

闻道山家门镇开,独驱瘦马出尘埃。


白云明月先无约,何事今宵亦此来。

飞鸿归尽燕将还,亭院深沉人倚栏。


斜搭秋千寒食雨,已黄杨柳暮春寒。


密毬杏萼红如糁,半落梅花香未残。

青旗斜倚耕坛雾,膏壤遥迎御耦春。


二步不应逾旧礼,天心自欲劝蒸民。

莫恨当年入用迟,通材何处不逢知。


桑田变后新舟楫,华表归来旧路岐。


公干寂寥甘坐废,子牟欢抃促行期。

逢糟遇曲便酩酊,覆车坠马皆不醒。

倒著接㒿发垂领,狂心乱语无人并。

雨里下山蹋榆皮,莓苔石桥步难移。
芜荑酱醋吃煮葵,缝靴蜡线油涂锥。


急逢龙背须且骑。

拈䭔舐指不知休,欲炙侍立涎交流。


过屠大嚼肯知羞,食店门外强淹留。

苦河既济真僧喜,新知满座笑相视。


戍客归来见妻子,学生放假偷向市。

高歌阆风步瀛洲,燂鹏爚鲲餐未休。


四方上下无外头,一啜顿涸沧溟流。

顷持宪简推高步,独占诗流横素波。


不是中情深惠好,谁能千里远经过。


诗书宛似陪康乐,少长还同宴永和。

父殁名随泯,诗存世莫传。


敢求大手笔,为写小园篇。


词翰成双美,光华照九泉。

风流晋宋时人物,花县鸣琴调甚新。


不厌开樽留剑客,仍能下榻待诗人。


九龙池馆空陈迹,十锦山川自好春。

吾宗有东野,诗律颇留心。


不学晚唐体,曾闻大雅音。


霜空孤鹤唳,云洞老龙吟。

君不来,来何时。
三年一书札,万里独相思。
瑶芳满把凭谁寄,明月伤情只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