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琅琊台顶太山杪,我欲去登须御风。


稽首东皇拱双手,金乌高捧一轮红。

面面青山曲曲溪,流云易度石墙低。


苔生任把门踪合,鹤返容教树杪栖。

滃合浮云晚放晴,溪山相照寂无声。


不知问字人何处,门外孤舟尽日横。

赤城霞断逗秋晖,阊阖风高不耐衣。


极目水天无了际,先生何处朗吟飞。

云母薄梳青石发,水花肥点碧荷钱。


树根一坐空山老,不许时人问岁年。

五月江湖风雨多,钓矶平没夜来波。


深林中有扬雄宅,莫怪时人载酒过。

断崖横截傲崇冈,风叶满林斜日黄。


十岁采薪多伴侣,不知翁子有他肠。

秋浸具区天地寒,老崖垂脚怒龙蟠。


仙人夜半骑龙去,木客潜窥古灶丹。

灵岩好个景,凿得不成山。


人自要头白,山头也会斑。

落日采薇归,萧萧两布衣。


尔来人采少,春雨长顽肥。

霞卷夕阳天外天,抗风疏柳几枝偏。


抛将湿网坡头晒,且旁网边乘醉眠。

江曲柴门日自关,夕阳舟楫断萍间。


寒流远近长如玉,流过渔矶便不闲。

柳娘标格重经眼,玉屑珠尘满扇头。


仿佛和宁街上见,桃花杨柳障春羞。

昔人三十九,已叹日斜时。
吾今七十六,屈指一倍之。
岂唯桑榆晚,正自入崦嵫。
咄咄汝为子,念之心可寒。
慕则非所慕,叹则非所叹。
愚生乃系俗,达人斯大观。

三十三年,今谁存者?


算只君与长江。


凛然苍桧,霜干苦难双。


闻道司州古县,云溪上、竹坞松窗。

钓艇归时菖叶雨,缫车鸣处楝花风。


长江昔日经游地,尽在如今梦寐中。

寺官官小未朝参,红日半窗春睡酣。

为报邻鸡莫惊觉,更容残梦到江南。

汉水巴山乐有馀,一麾从此首归途。

不种夭桃与绿杨,使君应欲候农桑。


春畦雨过罗纨腻,夏垄风来饼饵香。

金橙纵复里人知,不见鲈鱼价自低。


须是松江烟雨里,小船烧薤捣香齑。

寄语庵前抱节君,与君到处合相亲。


写真虽是文夫子,我亦真堂作记人。

少年辛苦事犁锄,刚厌青山绕故居。


老觉华堂无意味,却须时到野人庐。

溶溶晴港漾春晖,芦笋生时柳絮飞。


还有江南风物否?


桃花流水鲚鱼肥。

汉川修竹贱如蓬,斤斧何曾赦箨龙。


料得清贫馋太守,渭滨千亩在胸中。

长忆故山寒食夜,野荼䕷发暗香来。


分无素手簪罗髻,且折霜蕤浸玉醅。

日日移床趁下风,清香不断思何穷。


若为化作龟千岁,巢向田田乱叶中。

曲池流水细鳞鳞,高会传觞似洛滨。


红粉翠蛾应不要,画船来往胜于人。

烟红露绿晓风香,燕舞莺啼春日长。


谁道使君贫且老,绣屏锦帐咽笙簧。

身轻步稳去忘归,四柱亭前野彴微。


忽悟过溪还一笑,水禽惊落翠毛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