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丙申上巳七日后,一主二宾夫岂偶。


遣车却骑钱塘门,主人满船富殽酒。


别唤轻船载仆从,大船品字著三友。

薄有盐醯胹竹孙,夜寒城郭似荒村。


远更已觉逾三鼓,独酌无聊罄一樽。


此道粗闻元自少,众人欲杀幸犹存。

九年三见,昔疏未亲。


一日三见,今也何频。


有来者马,于霅之滨。

禊节去未远,是日天更朗。


微寒护馀芳,春野绿渺莽。


爰从峻岭登,岂殊茂林赏。

彻夜无眠直到明,拟春晴又不春晴。


酒材劣致平原督,花事愁闻望帝声。


病体惯经寒热证,倦途浑忘短长程。

休兵三十有馀龄,铁马曾来似不曾。


寒士喜从贤御史,闲人许识老名僧。


画船处处歌春雪,厦屋遥遥贮腊冰。

城中残春未识春,城外心赏无不有。


今年春寒晚乃暖,尚馀飞絮忘高柳。


西湖孰谓西子老,虽老绝胜登徒丑。

三月晴过半月春,真成好景与良辰。


簪花骑马多游女,掷果呼猿不畏人。


湖山行乐有心赏,天地太平无战尘。

暮年无不与心违,节物过从事总非。


何处青梅尝煮酒,谁家红药试单衣。


半酣便合拿舟去,骤热犹容借扇归。

尽道西湖久寂寥,红栏干落但空桥。


细思未有苏堤日,且把闲愁著酒浇。

世间春暖此间寒,万树阴阴万竹攒。


骢马来游人不避,画龙谁写我频看。


馀生久已忘三黜,高会犹容预四难。

春光九十日,半为风雨欺。


人生一百年,怀抱无好时。


兹辰复何辰,晴烟霏柳丝。

倾国倾城夸美色,千金万金供首饰。
武林城中花巷名,绍兴年前人未识。


亮死瓜洲再讲和,巷名不为栽花窠。

步出城南门,衣袂飘和风。


风中有花香,不问紫与红。


万山似无罅,一水能自通。

野蔌随宜酒半醺,富儿盘馔拥红裙。


兰亭会上无丝竹,芥蒂区区笑右军。

正月桥西卖酒家,柳初青眼草初芽。


重来红紫随风雨,犹有野田黄菜花。

北曲南歌日日新,红妆不逐落红春。


网鱼野老何曾觑,岂是心肠木石人。

渊静涛飞亦壮哉,冷泉亭右闸初开。


一时变作跳空雪,万众惊闻喷壑雷。


老鹤远过彭祖寿,巨杉何啻盛唐栽。

年年时节美春三,谁识湖山绿似蓝。


万户栋梁双语燕,千村桑柘两眠蚕。


鼓钟下竺寺连上,香火北高峰胜南。

生长西湖死葬湖,兴言舟子与农夫。


全家衣食凭摇橹,历世儿孙学荷锄。


布衲劣兼蓑笠有,齑汤恐并酱醯无。

湖山春色已如斯,城市原来了不知。


百五韶华全似画,二三名胜总能诗。


忽惊我辈相携处,谁识吾人始到时。

第五桥通曲港船,直摇春水到门前。


休官久作渔竿客,扶老来寻鹤氅仙。


畴曩欢娱如昨日,今吾衰飒最高年。

社雨弥三日,先之雹与雷。


已疑春色尽,忽逐晚晴回。


佳笋常迟出,奇花每后开。

巢燕春泥久已融,虞弦节近鼓薰风。


枝枝烂熟樱桃紫,朵朵争妍芍药红。


冠豸霁威贤御史,雕虫得隽老诗翁。

甫作诗为两翁寿,岂虞相继骇予闻。


八旬已过太公望,一旦俱为冥漠君。


场屋少时尝张王,兵戈晚岁忽纷纭。

恶风夜汹疾雷频,稍卧还兴起倒身。


政复花时如此雨,谁知我辈本无春。


破衣垢腻疮饶痒,短被斜攲脚倦伸。

倦眠书砚付埃氛,烟尽当窗一篆云。


黠鼠谁令如鬼物,痴猫吾欲与弹文。


雨馀自揣薪槱绝,客里尤怜仆厮勤。

后生谁识旧西湖,除却山僧树总无。


何至梅仙坟亦掘,惟应葛岭鬼当诛。


红裙鞭镫追游女,白首端章笑腐儒。

百杯不乱善食酒,如手捧玉肘生柳。


貌醉心醒戒亢悔,一斟一酌乾用九。


犹龙世岂无斯人,渔网可致皆常鳞。

忘形尔汝日诗酒,闭户拒客笑泄柳。


慷慨酩酊属我辈,若楚云梦吞八九。


隔桥暂许作邻人,莫待寄书凭雁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