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船上看山如走马,倏忽过去数百群。


前山槎牙忽变态,后岭杂沓如惊奔。


仰看微径斜缭绕,上有行人高缥缈。

常时新月有无间,今夕清晖抵半环。


柳外桥高最堪望,凭阑目送下西山。

喧喧谁暇听歌讴,浪绕春潭逐彩舟。


争得心如汝无事,明年今日更来游。

酴醾一架最先来,夹水金沙次第栽。


浓绿扶疏云对起,醉红撩乱雪争开。

午阴宽占一方苔,映水前年坐看栽。


红蕊似嫌尘染污,青条飞上别枝开。

朝看江上枯崖山,憔悴荒榛赤如赭。


莫行百里一回头,落日孤云霭新画。


前山更远色更深,谁知可爱信如今。

灵雨霏霏,乍起乍歇;山头烟合,忽掩青螺;树杪云蒸,顷迷翠黛,丝丝飞舞遥空,濯濯飘摇无际。
少焉霞红照水,淡日西斜,峰峦吞吐断烟,林树零瀼宿雨。
残云飞鸟,一望迷茫,水色山光,四照萧爽,长啸倚楼,腾歌浮白。

小雨初收报夕阳。
归云欲渡转横塘。
空回雨盖翻新影,不见琼肌洗暗香。

许掾多情,清和佳节,连夕娇歌妙舞。
料得眉峰,碧到愁时都聚。
记昨宵、银瑟初停,又此夜、红牙再补。

绣帘临晓觉新霜,便遣移厨较猎场。


燕卒铁衣围汉相,鲁儒戎服从梁王。


搜山闪闪旗头远,出树斑斑豹尾长。

满衣血泪与尘埃,乱后还乡亦可哀。


风雨梨花寒食后,几家坟上子孙来。

一镜围湖水,千峰绕梵宫。


大娘回剑器,小伎落惊鸿。


影深穿柳日,蹄响带花风。

三日野花风打稀,朝游酒伴暮醒归。


临门夭桃不汝惜,当院海棠胡自飞。


巳怜锦绣半铺地,更讶芳香时点衣。

疾风扫净长廊曲。
东园树树摇新绿。
暂罢五湖舟。

恨不追随到玉山,笋舆咿轧可怡颜。


诗情酒兴复几许,春在花光草色间。

涧头薄暮看桃花,忽见高人来过家。


一酌扶藜村坞去,夜清灯火思无涯。

春来闲谈竟谁同,啼鸟漫山弄暖风。


章泉水生野花发,老眼古意唯此翁。

秦淮河上低杨柳,歌舞楼中小月明。


异地谁教宾作主,同襟方见弟和兄。


已从戏局还看梦,纵使诙谈总自清。

日暮归来雨湿衣,凉风千树彩云飞。

桥脚时依树,阶唇便作河。
初无心可洗,谁作洗心歌。
已开临水径,自作探花人。
岸柳何为者,都卢欲占春。
短绿抽心草,深红半面花。
游鱼知底事,跳碎水中霞。
漾漾通仙穴,潺潺入故城。
晚来丘壑思,并为一渠声。
冰解初分窦,波平便泛舟。
岸花红吊影,沙鸭绿昂头。
秋树连云日色残,晚风初定绿波闲。
方壶老去空能画,不见长江雨后山。
啼鹃江上落花初,倦客春深白发疏。
每叹乘桴怀凤鸟,独惭把钓掣鲸鱼。
孤舟风雨三更梦,一羽云霄万里书。
槛外是钟山,翠拥烟峦。
山腰茅屋两三间。
我却低头水上望,几个渔船。
秋来风味苦阑珊,偶为繁红略据鞍。
何处更期征雁过,只今聊作故人看。
三冬已至休争气,九月将残未觉寒。
泛沙棠艇子载闲鸥,来寻异乡春。
看长江似醋,东风如酒,渐醉离人。
谁染胭脂万树,衬醒远山痕。
秋菊粲真色,落若千金卮。
对此好时序,馨香散幽奇。
烂漫在伊昔,邂逅不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