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挟册登车强出山,展来未读眼先昏。


无端又被春风妒,叶叶吹开更揭翻。

水色风光近使君,浥尘轻雨逐车轮。


暂来不宿宜无恨,多少行春不到人。

江面澄清雪未融,扁舟荡漾水无踪。


篙师不用匆匆去,遍看庐山群玉峰。

浊醪粗饭不成欢,白浪飞花雪作团。


窗外时来一双鸭,沉浮笑我不禁寒。

拥缆埋蓬不见船,船窗一点莫灯然。


幽人永夜歌黄竹,赖有丹砂暖寸田。

晓风吹浪作银山,夜雪争妍布玉田。


风力渐衰波更恶,通宵撼我正安眠。

北风吹雪密还稀,雪势渐多风力微。


孤棹独依银世界,山川路绝欲安归。

恶风奔云何壮哉,溪水欲立山欲摧。


石岸迸裂缆边树,胡床动摇船底雷。


灵岩塔后雨脚挂,胥口庙前浪花来。

风雨偏从险道尝,深泥没马陷车箱。

虚传鸟路通巴蜀,岂必羊肠在太行。

远渡渐看连暝色,晚霞会喜见朝阳。

能谙肉芝样,解讲隐书文。


终古神仙窟,穷年麋鹿群。


行厨煮白石,卧具拂青云。

我见先生道,休思郑广文。


鹤翻希作伴,鸥却觅为群。


逸好冠清月,高宜著白云。

野水池塘满,泥涂愁问程。


小车冲雨去,曲路绕山行。


恁地沾衣冷,谁家压酒声。

都尉频过白接䍦,酒酣时自觅钟期。


虽成玄晏先生序,未表邯郸幼妇碑。


岂为兜鍪宽自狎,还从凿落误深知。

答答驱禽欲晓天,筠笼轻摘荐芳筵。
檀唇深注胭脂紫,琪树匀排火齐圆。
醇蜜冷和甘益重,小梅青近色增鲜。
谋生自叹一何愚,弹铗高歌志强舒。
江海故人杨得意,风尘多病马相如。
买山何处堪归隐,为客经年废读书。
溪南连日雨昏昏,客况难禁不出门。
山岳阴风灵气伏,江湖秋水怒涛奔。
乘槎久待无边使,忧国徒怀奉至尊。
日暮风涛尚未平,舟人渔子太相惊。
扁舟今夜归何处,回望枫林树树青。
匡庐万仞插青霄,彭蠡千源接海潮。
领略湖山千古意,不妨分手木兰桡。
尊酒维舟与细论,咏歌深夜在辕门。
高怀此日真吾党,何处河桥可断魂。
远持节使出花封,劝稼亲民总为公。
葵藿有心终向日,草茅无地不从风。
权衡富贵兮轻重,斗量徵输别异同。
琼海年来俗境迁,我侯历览独垂怜。
润沾香雨山花好,翠偃轻风径草鲜。
载道颂声闻駃舌,满怀吟兴耸诗肩。
拍船白浪何太急,来依古阁傍孤城。
骄风狂雨三江晚,画栋朱帘一榻轻。
云气尊前宽酒力,滩声枕上笑尘缨。
白浪暗江中,南泠路不通。
高樯帆自满,出浦莫呼风。
阴风一何劲,箭发无停机。
阳光虽回环,不敢关内窥。
岂以尘躅来,俗尘与之飞。
风气南来异,行行岁月赊。
梅香逾五岭,猿响类三巴。
时见蛮烟黑,还惊左语哗。
四壁悬将新画本,纸窗竹屋尽烟云。
半翁身在烟云里,镇日卧游宗少文。
当日饥驱走晋秦,半翁早岁即风尘。
谁知一副幽燕骨,化作床头废弃身。
半翁肢体已冥顽,诗酒间情未忍删。
卅载心倾《长庆集》,谁知病亦学香山。
出门何所适,马亦认余情。
转曲才东去,嘶风便北行。
树高墙外见,犬熟道边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