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秭归城畔蹋斜阳,古寺无僧昼闭房。


残佩断钗陵谷变,苫茆架竹井闾荒。


虎行欲与人争路,猿啸能令客断肠。

珍重东台老,英声旧所闻。


能怀吐哺意,岂但枉书勤。


得士看如许,持心定不群。

之子论交久,深衷两自知。


提携方有赖,离索遽成悲。


圣处应无数,书来肯见私。

名卿绪前辈,风格如玉山。


累累培塿中,见此高孱颜。


揽辔忽思归,无人解縻贤。

累日相看似处阴,今朝乘兴共追寻。


曲栏方沼争留步,秀色新啼总会心。


酒面屡从罗绮发,花心休被雪霜侵。

臞翁活计未全迂,老骥新生汗血驹。


攀桂肯输郎罢否,分梨还让阿兄无。


应陈俎豆为嬉戏,想见诗书被抹涂。

田间四五月,此景看来稀。


翼翼青苗上,双双白鸟飞。


茅茨林下住,蓑笠雨中归。

诗礼家声重,田园活计饶。


自甘为野客,不愿仕王朝。


时为花开眼,谁因米折腰。

勿谓此亭水,岿然气不群。


静中观变化,闲处立功勋。


水细通岩窦,亭高压海云。

蔡外有馀地,登临作此亭。


心如乔木古,眼共远山清。


社酒谁同醉,村歌自可听。

平地变丘壑,安排若自然。


为山移白石,凿沼贮清泉。


栗里有松竹,兰亭无管弦。

有钱可买沧浪景,无术能还梦幻身。


一段江山寄愁绝,百年不见两诗人。

半路袖回攀桂手,一生才遂买山心。


要知此老风流处,来向刘郎吟处吟。

入地登天两不妨,从来作戏在逢场。


门前昼静堪罗雀,城上春深好牧羊。


披褐家门孙令尹,入山经纪卜中郎。

潘郎尉居巢,月止万钱俸。


遥怜寒孟郊,午食勤夜诵。


空庖无鸡豚,敢设亚父供。

初喜明珠入掌中,良由善念与天通。


吉祥预报长庚梦,福德应临长子宫。


急写贺书端不错,滥叨佳集顾何功。

弥望盈清回,还疑溪外踪。


鸿飞昨日影,龙蛰几株松。


曲曲忘前径,山山遂一容。

稍稍墟烟度,归禽尚一双。


喧风柔落木,珠雨缓流淙。


夕气先孤幌,云阴上半窗。

息心寒夜永,无奈小窗何。


恻恻情还定,胧胧影未讹。


空涵西照合,月转北林多。

居然穿雨际,的的炫轻盈。


高阁今相望,遥心一倍生。


元云光渐曙,浅水影微萦。

飞白传纠坐不空,乍回秋水剪双瞳。


若教携得金陵去,乐府应添明下童。

河朔风流邢子才,紫衫抛得似黄埃。


爱他陶令归能赋,嗤我何公去复来。


试看海鸥谁不下,但逢秋隼任相猜。

有一苦行僧,鹄形尼干面。


丈八铁锒铛,项锁复腰缠。


胡跪合掌言,沙门有深愿。

窄衫微卷按歌频,人道春卿桃李春。


若使青莲听一曲,悔将潭水比汪伦。

红绡中单白玉肤,问着恐是徐卿雏。


不须刘尹评身价,但道方回胜也无。

博得才名恨尚迟,名高他日自应知。


五更家宝抛人去,揩眼仓皇向墨池。

镜湖如黛染山螺,莫似黄庭换白鹅。


三迭琴心留自赏,从他门外有风波。

如闻抖擞学无生,日饱僧厨不糁羹。


习气恐然消未得,梦中犹记五侯鲭。

共爱通侯下士名,沈深甲馆隐倾城。


冰心自是俱无染,偶为相如字长卿。

明海稽山两道民,转从词笔弄精神。


老夫自是前车辙,不二门中好立身。